多数人们认为寿命长短主要与心脏、肾等主导人体的重要器官有关,却没想到胃会主导寿命长短,其实这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简单点说,胃其实是人长寿最基础的因素,但也是较为关键。中医自古以来都看重脾胃,"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把它看作人的生命之本。
胃病是生活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有种说法就是十胃九病。可见得胃病的几率是非常大。我们的不良饮食习惯和不合理作息等饮食等因素都有可能会引起胃病。
胃最怕的3种刺激
1.刺激性食物:像辣椒、生葱、生蒜、韭菜、烟酒和浓茶,要尽量不吃或少吃。平时没有胃病的人,长期或大量食用,会发生胃病;而原有慢性胃病者,虽然已无症状,如不加以注意,会很快复发;正在患胃部疾病者,则立马加重。
2.寒凉刺激:慢性胃病在秋冬交接和冬春交接时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季节交替,气候忽冷忽热,温差过大,寒冷刺激造成的。不管大人或小孩,不注意保暖受凉或进寒凉冷饮、食物,常可导致突然胃痛剧烈、呕吐、腹胀、不进饮食,精神差。
尤其是平时寒性体质胃病者,表现为胃部发凉如冰,吐凉水、凉气、凉沫,对寒冷的食物更是特别敏感,稍食寒凉食物则立马发病。
3.药物刺激:有些病人患感冒或肢体、关节、腰背疼痛,或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用药物很多对胃不利。如常年服药,则更容易造成胃病或引发胃病。这些病人,慢性胃病非常普遍。所以治病用药,要权衡利弊,听从医师指导安排,不要自己买药长期服用。
按3个"养胃穴"
足三里穴
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取穴位置: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内关穴
内关穴是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对胃痛、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有确切的疗效,针刺可以直刺0.5~1寸,用手按压同样有效
取穴位置: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肌腱之间,是手厥阴经的络穴
中脘穴
中脘穴是一个可以起到消化效果的穴位,按摩中脘穴的话可以起到治疗胃痛、腹胀,缓解便秘等消化疾病的效果。
取穴位置: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四寸处,也即胸骨上端至肚脐连线的中点处。
有胃病,饮食更要注意
1、 多饮水,每天至少6杯水
预防胃病的日常饮水水温为45℃-50℃,饮水时间为上午、下午、夜晚各三分之一。饮水时加些绣球菌菇粉,医书记载其性温,入胃经,当用来泡水喝的时候,就能很快的融入到水中,当来到胃部的时候,就能很好的温暖胃部,修复受损的胃细胞、保护胃黏膜,对恢复胃部健康有好处。
2、 戒刺激性的食物
咖啡、酒、辣椒、芥茉、胡椒等,这些会刺激胃液分泌或是使胃黏膜受损的食物,应避免食用。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都有特异性,所以摄取的食物应该依据个人的不同而加以适当的调整,毋须完全禁食。
3、 戒产气性食物
有些食物容易产气,使患者有饱涨感,应避免摄食;但食物是否会产气而引起不适,因人而异,可依个人的经验决定是否应摄食。此外,炒饭、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类制品,各式甜点、糕饼、油炸的食物及冰品类食物,常会导致患者的不适,应留意选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97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