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三个月,是万物生长发育推陈出新之时,万物欣欣向荣。应晚睡早起,在庭院中缓缓散步(步子要大,脚跟要用力,找个空旷地方大摇大摆走走),披散开头发,舒松衣带让形体舒展,使自己精神愉快,胸怀开畅。对于春天赋予人的生发之气不要随便违逆它。若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及肝气,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怎样用到实际生活中呢?
①万物生发、生长、活跃。
这是春天的主旋律,和冬天的收藏节制相反,你看,树木开始发芽开花,小动物跑出来,就人而言,主要表现为气血和阳气被调动起来,往外跑。能量消耗增加,毛孔开合,出汗变多,甚至情欲也蠢蠢欲动,正常的。
生发归生发,但是别发的太厉害了,养生讲究中庸,不能不发也不能发的过火了,仍然要节欲保精,过度会伤肾之元阳;不少养生专家提倡吃韭菜,姜之类的,不是适合所有人,如果你阴虚不足,老是上火,就不适合吃!
②晚睡早起。
古人说的晚睡并非很晚睡觉,古代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天黑了差不多就睡了,也就是7-9点。放到现代社会,10点左右睡,最迟勿超11点,尤其身体虚弱的,一年四季都要早睡睡好养气血。熬夜伤肝肾分分钟的事,在票圈说过无数遍;早起,春夏天亮的早,5-6点醒了睡不着了,也可以起床,到外面散散步,如果睡眠质量好,早起会很有精神!早起另外一个好处是,肝胆通畅,敲敲胆经更好,肝郁各种淤堵啊更要早起。久卧伤气,冬天冷起得晚还可理解,春天很暖和了,再赖床就会伤气了。
③广步于庭,披发缓行。
可以想象下,古人长发披肩,衣服宽松,步子迈得大大的,很慢,就是这个境界,主要目的是疏散情志,使心中郁结之类散开,有点“畅游于宇宙间,天地只一人”的浪漫境界。当然城市里多住楼房,空间小,有点憋屈施展不开,可以下楼去公园、操场、宽阔之处散散步。头发尽量散开,不宜戴帽子着装太紧,紧身衣不宜穿,总之,全身内外上下宽松些。整个人活泼奔放些,不要过度压抑了,出去旅游玩玩。
④多给予,多帮助。
少干坏事,少杀生,多帮助别人,多给予,古代都是秋后问斩,秋天大环境都是肃杀之气,春天是生命焕发生机之时,这种安排也是符合天道的。从养生的角度,勾心斗角踩压别人的事不宜多做;克扣工资,惩罚别人的事不宜;多赞扬多表扬多赐予。
如果上面这些做到位了,就能做到应天道,符合自然规律,有利身心健康,反之伤肝,肝血不足,到了夏天就生心火,可能过得比较痛苦。
春季养生细节
咱们经常说要把养生放到每天生活中去,生活不就是由很琐碎的细节组成的么?只要注意了这些细节,大概春天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1、饮食原则。
A:少酸增甘。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对应春天,在五味为酸,木性克制脾土(对应甘味)。春天正是肝木之气旺盛之时,脾土之气会受到制约,有的朋友春天一来,突然发觉胃口不太好了,就是这个原因。此时应少吃酸,多吃点甘甜的食物。
比如:山药,大枣,莲子,芡实,黑芝麻,桂圆,蜂蜜等。
当然也不是说一点酸都不吃,只是少吃,甘甜的东西就算吃,也不能过量了,在饮食结构中比例有所偏重而已。
B:不宜大补。
如果身体健康,没必要额外进补,正常吃饭OK了。
*如果身体虚弱,体质不好,比如中老年人,身体亏虚,免疫力低,气血不足,肾虚等等,可以适度补,但切忌大补,春天阳气气血都往外跑,里面弱了,如果吃大补膏腻之品,比如阿胶,狗肉,羊肉,附子,鹿茸,人参等,就容易消化不良,运化不了,舌苔厚腻,反伤脾胃。
建议平补,清补,最好药膳,比如黄芪,枸杞,红枣,山药,陈皮,混合粥类,瘦肉,鸡肉,鱼等熬汤喝,不用天天喝,一周喝1-2次即可,既能滋补还不至于伤害脾胃。
注意观察舌苔,如果变厚腻了,说明过了,赶紧停下来,或者配合一些健脾胃的食材一起吃,比如炒薏米,茯苓,白扁豆之类。
C:饮食结构。
尤其这些少吃:麻辣火锅,辣椒,油炸煎炸等刺激、高热之物,很容易邪热化火,耗损阴血,上火长痘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98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