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名不符其“实”:影片里的妈并不“囧”……它其实讲的是,一个潇洒老太太和她的中年“囧儿”的故事。
当正在闹离婚的、打专利官司的中年“囧儿”徐伊万,被“困”在和妈妈同行的火车上时,他一边应付妈妈(黄梅莹饰)的灵魂拷问,一边暗中抓狂:
原本好好的生活,怎么瞬息之间就天翻地覆呢?
为啥婚姻、事业和妈,他一样都控制不住?
与妈同行,一个离婚的40岁中年男人的三个“囧境”
影片一开头,从一只自在的猫开始。
媳妇张璐(袁泉饰)要和徐伊万离婚了,想当年二人曾共同创业,打下一片江山,共同拥有一个牛掰并可以换钱的技术专利。张璐大度地让出中国市场给徐伊万,自己准备到美国去发展。并因为要出差和美国厂家谈判,所以张璐把猫送到徐伊万这儿寄养。
徐伊万看着猫,一点也没为张璐的“大度”而感激。实际上,媳妇和事业,他两样都不想失去,他为当下的处境而愤怒!所以,他当下最重要的事,就是随张璐飞去美国,去“搅黄”她与美国厂家谈的这单生意。
这应该是徐伊万(徐峥饰)的第一个“囧”——一个失控的中年男人,自认还有能力挽狂澜,但实际上,他做了一个糟透了的选择:做一根损人不利己的“搅屎棍”。
徐伊万到了机场,却过不了安检,因为没有护照。
于是,他派出铁杆粉丝、姨家弟弟郭贴(郭京飞饰)先去美国“搅屎”,决定先去火车上的妈妈那里“追”护照,再去美国和郭贴会合。
结果这一去,就去了六天六夜。
一方面担心被列车员(贾冰饰)瞧不起(母子关系暴露在列车员眼皮子底上,一走了之很容易扣上“不孝”的帽子);
一方面良心过不去……于是,徐伊万万般无奈地陪妈妈坐上了去俄罗斯演出圆梦的火车。
在最落魄焦急,最不意气风发的时候,却要和亲妈呆在一个封闭空间里,这是一个中年男人的第二个“囧”。
面对着妈妈卢小花“莫名其妙”的眼泪:“我又不知道你要去美国,谁知道你要拿护照啊,你自己丢三落四的,还当着那么多人面吼我”……
和“莫名其妙”地愤怒(因不能中途补票,妈妈怒吼列车员“你干嘛要拆散我们母子啊!”)……
徐伊万均无力招架,被逼就范。他也只好一边打电话遥控郭贴,一边嚼着妈妈塞进嘴里的枣、鸡蛋……当个孝顺的儿子。
结果就这么”孝顺”,手机还被妈妈掉进了方便面盆里,因为妈妈坚持“湿掉的手机一定要插进米里超过8小时”,所以,徐伊万唯一的联络工具没了。
北去的列车上,徐伊万认识了和他一样情场失意的俄罗斯美女,本以为可以来一场艳遇,就可以鼓起与张璐分手的勇气……结果更大的尴尬来了。徐伊万刚刚决定放手一搏,俄罗斯美女却在下一站与旧情人复合。
徐伊万的“出轨”计划泡汤了,还被老妈发现了大骂。
为了逃避,他打开绿皮火车的最后一节车厢的门,放风吸烟,结果被困于风雪中疾驰的列车尾部。呼救无门的徐伊万,不得不爬火车自救,最后冻成了爱斯基摩人,这是的“第三囧”。
人到中年要明白的道理:付出并不一定能换来收获
中国家庭文化,有一点PUA的意思:就是一代比一代更要活成“被上一代认同”的样子。
比如“有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种饿叫你妈觉得你饿”。
更有很多家庭,儿子的大学专业都是为爸妈青年时未竞梦想所选、过日子的媳妇找得是爸妈的理想型、工作是爸妈精心安排,事业按爸妈的心意来发展……越是优秀的儿子越是如此。
还好徐伊万并不算什么孝顺的有志青年,他只是被“道德绑架”陪妈妈去俄罗斯旅游,耽误了自己去美国与张璐对着干的大事,他还是心情不爽。
于是满脸冻疮的徐伊万上车后,跟妈妈爆发了,他连珠炮似地翻起了旧账,口不择言地说起
“爸爸就是被你气死的”。
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我受够了你的强迫症,还有你的疑心病!”
“我告诉你,我并不是那个你想象中的儿子!”
这些话,何尝不是他的媳妇张璐和他说过的呢?
与张璐结婚以来,徐伊万一直也在PUA张璐,他总想让张璐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老婆:对老公专一、对婆婆孝顺、事业上也能帮衬徐伊万、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于是张璐感觉到累,感觉到无可奈何,无法和徐伊万沟通,于是两个人就这么从“相爱的夫妻”变成了“自说自话的绝缘体”。
而他的妈妈卢小花也一样,她年轻时,爱上了一个心目当中的白马王子,结是现实生活中的贫穷、打骂,敲碎了她的爱情幻想,她因此想逃离这段婚姻,把儿子当成自己活着的希望。
所以,自己的心事被儿子一语点破,卢小花于是“离车出走”,徐伊万不得不拎着老太太的箱子,满世界找人。
最后,母子俩来到了满是风雪的西伯利亚森林里,还遇到了觅食的熊,卢小花为了救儿子,吸引母熊过来吃自己,徐伊万飞奔过去抱住母亲,结果“咣“地一声,当地人几声枪响,救了母子俩一命。
在俄罗斯人的结婚派对上,徐伊万内心压抑的失控终于得到爆发,他向张璐倾诉:
“你为什么就不懂……我就是讨厌你太讲道理了,我之所以这么做,不是因为钱,也不是想跟你计较,就是因为我还喜欢你,我还爱你……因为你不在乎我的感受,我就是一块抹布吗?”
这一段太真实了,中年男人,也不过是个孩子啊!面对生活的重压,他们也会迷茫、无助,也想撒娇和矫情,也有“意难平”!
可能,徐伊万说完这话,自己觉得太丢人 ,于是他喝烈酒、穿裙子、乱叫乱喊,还把蛋糕整个糊在宾客的脸上……这多亏是俄罗斯是个豪爽好客的民族,这要是英国,估计会被人打出去。
酒醒后的徐伊万,收到了张璐的微信,张璐对他说:
“以前我认为,爱一个人就是愿意全心付出,后来才发现,有时候就算付出,也难免互相伤害。我们曾经有过真实的相爱,给了对方最美好的时光……在这段婚姻里我们都付出了很多,但我们都失败了。”
他想不明白的事,张璐给了他答案。
为什么好生活瞬间天翻地覆?为什么凡事都在失控?为啥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偏偏来呢?
因为,人生本就是如此啊!
人到中年就是要明白:并不是你计划从一而终,就一定能白老偕老。并不是你挖着良心付出,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这就是真实的人生。
人到中年,放下自我,才能温暖身边最亲的人
徐伊万和张璐,两个人虽然回不到从前了,但仍然是有感情的,这一点从开始“送猫”的细节就可以看出来。
徐伊万依然爱张璐,对张璐的“占有心”不死,所以无论张璐“独立于他”做什么,他都不自在;
张璐也在乎他,虽然离婚的决定不可更改,但为了给徐伊万留一个好印象,她主动让一步,退出了中国市场。
二人之间,曾经有情,当下也有默契。
所以,当张璐坦陈内心,徐伊万瞬间领悟了,也放下了。
他不再控制:
- 不再控制郭贴在美国胡作非为,抢张璐在美国的饭碗;
- 不再控制这段强弩之末的婚姻;
- 也不再强迫妈妈做自己生活的背景音……
开悟之后的徐伊万,眼前一切都发生了转变:
友好的俄罗斯男人开车送他们去贝加尔湖,他背着妈妈跑过冰河,去赶那趟梦想的火车。快要来不及却遇到了热气球,他们乘着热气球降落在华灯初上的剧院门口时,我们甚至还看到了俄罗斯大教堂。
在剧院里,徐伊万出自于本心(而非被绑架当“孝顺儿子”),帮助妈妈完成了年轻时候的梦想,并且拥抱了妈妈,就像剧首张璐要求他那样:
“为什么你不抱抱你的妈妈?”
虽然,他知道这样的拥抱对一个中年人来讲有点“不理智”,但他依然不顾形象地做了,做了这个放下自我后,温暖自己身边最亲的人的“傻事”。
要有家庭、要比自己的媳妇强、要孝顺、要有事业……即使没有孩子的压力,一个40岁的男人需要承担的也太多了。谁能理解他们?也许除了自己,谁也不能。
这也是他们执着之因,现实的生活太“真实了”。
越苦就越真实。
其实,对于徐伊万来说,之所以一直要控制,是因为恐惧和担忧:
- 恐惧人生并没有因努力越变越好;
- 担忧财富、名利、感情没因积累越来越多,反而越来越少……
而当他发现人生即将失控之时,他还做最后一步努力:反控,用一切力量,哪握毁灭自己的力量,来握紧手中的沙子。
抓狂与平静,就在一转念之前,当徐伊万学会放手,发现一切并没有那么难。
大不了张璐还可以做朋友、喝醉了酒得罪了的白俄也可以做合作伙伴、儿时撒过娇的妈妈的怀抱也可以重新回去……
即使什么都没有了,也没什么可怕,它不过是承认一句话:
我苦过了,让甜从头再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06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