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攻略|中国最大、最年轻火山岛,原来是有“南国蓬莱”之称的美丽旅游岛
涠洲岛,中国最大、最年轻火山岛,位于广西北海市东南面北部湾海域中,距北海市区约30海里。涠洲岛、斜阳岛等组成涠洲镇,有53个自然村,是广西第一大岛。在“中国十大最美丽海岛”评比中,名列第二,有“南国蓬莱”之称。
▼先说怎么上岛。上岛、离岛唯一正确的姿势是坐渡船。当海风6级以上,船是不出港滴。在北海国际客运港码头乘船上岛,航行2个多小时。你若选择快船可以省时间,也要1个多小时,当然也得多花钱。
当年的旧船票(2007年8月)
港口码头很繁忙
这是要启航的样子
船到涠洲岛靠岸,有很多人在“迎接”你。他们大多是拉客旅游的本岛岛民,民风淳朴,木有欺宰客。我就搭上一个,她开个载客的小三轮,拉我去岛上各处景点,还兼做导游。现在岛上有观光车。要不你得租个电单车或者自行车之类的,岛南北6.5公里,东西宽6公里,景点散布,木有交通不行。
▼看景点要购买通票。2007年8月,套票50元,包含鳄鱼山、圣堂天主教堂、五彩滩、石螺口、滴水丹屏等几大景点,现在门票翻倍了。
▼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在前250万年之后到前7000年之间,涠洲地区发生了至少四期数以百次的基性火山喷发,形成了现在岛上地层主体。
▼鳄鱼山景区(火山地质公园)。国内第一个火山岛地质公园,拥有震憾人心的火山海蚀景观。三面环水,状似一条在海面向前游动并张开大嘴的大鳄鱼,故名鳄鱼山。
有海蚀洞、海蚀沟、海蚀龛、海蚀崖、海蚀柱、海蚀台、海蚀窗、海蚀蘑菇等奇妙地貌;有藏龟洞、贼老洞等景观,是涠洲岛最佳观海场所。
海风轻轻吹来,浪浪相涌,扑打在岸边的岩石上腾起浪花,迸出“轰轰”的响声。蓝天白云,碧海银浪,和岩石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滴水丹屏
位于岛西的滴水村。海蚀岩石形成悬崖峭壁,景观奇特、醒目、壮观。裸露的岩层有红、黄、紫、绿、青五色相间,纹理异常清晰。崖顶之上藤树缠绕,红花绿叶倒挂崖头,取名“丹屏”。巨崖岩层裂隙常年有水溢出,不断向崖下滴落,在阳光下如断线珍珠般飘洒,取名“滴水”。是最佳观看日落的地点。
▼石螺口
石螺口海域沙滩宽广,海水清澈,是海上娱乐的理想去处。延绵的沙滩一直延伸到滴水丹屏景区,整个西海岸都是一个适合看日落的好地方。是最佳潜水基地。
▼五彩滩(芝麻滩)
涠洲岛最佳观看日出的地点。退潮后大片大片的火山熔岩裸露出来,巨大的火山岩石一层一层,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壮观,格外的漂亮。许多地方的海水褪去,留下一洼一洼的海水,在蓝天的映射下,呈现出水天一色的景色。
▼天主教堂
位于涠洲岛圣塘村,哥特式建筑,“晚清四大天主教堂”之一。建于1853年,由法国传教士设计并组织教民施工,历时10年建成。整座建筑所用材料全部取自岛上的珊瑚、岩石,没有一根钢筋、没有一点水泥,运用周密的力学设计建造,至今主体建筑保存较为完好。
▼岛上客家人
在清代,清政府以涠洲岛“孤悬大海,最易藏奸”发出“永远封禁”令,岛上不许有居民。咸丰四年(1854年),广东、福建等省部分地区发生土著与客家的宗族大械斗,有部分客家人逃到涠洲岛,此后涠洲人口大增。咸丰末年(1860年),有内地人因避战乱,不顾艰险和官府之禁来岛定居。清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对涠洲“重开岛禁”,法籍神父也借机上岛传教。全岛现居民近2万人,80%为客家人,民风淳朴。
▼岛上一片绿色。种植的香蕉和番木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00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