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冒死”跟几个朋友去KTV唱了歌。点了一首郑智化的《水手》,铿将有力的歌词加上激昂的旋律,让我忘记了疫情带来的无形恐惧!
记得是2009年,郑智化在北京举办告别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来听的人大多是70后、80后。
这些“老”忠粉,在动情时,也不时流下眼泪跟郑智化同唱。
但是郑智化由于身体情况的原因,只站了十几分钟,就疼痛难忍,无奈只能拄着拐杖,坐在椅子上一首首唱下去。
整场演出,有一个瞬间至今让小编印象深刻:
当郑智化唱到《水手》时,他说:“这首歌我很不想唱,但是我不唱的话,我就不是郑智化。”
相信大家知道郑智化,就是因为他的成名曲《水手》。
那是1992年,为庆祝祖国健儿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的辉煌成绩,央视举办了规模盛大的特别演出。
而且还邀请了两岸三地的歌手,共同为晚会献歌。
当时并不出名的郑智化也在受邀之列,为了这场演出,郑智化特意挑选了《水手》作为演唱歌曲!
01
其实,一开始央视节目组在看过《水手》歌词后,是要求他换歌的,但是遭到了郑智化的“顽强”拒绝。
为什么说“顽强”?在别人看来,这个拄着双拐、瘦瘦的年轻人,虽然弱不禁风的样子,但是说话带着一股执拗劲,不是好惹的人。
直到彩排前,双方还是没有达成一个满意的结果。果不其然,彩排期间,郑智化还是唱了《水手》。
然而让节目组没想到的是,《水手》一唱,效果出奇得好,尤其是: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很多人听过这句歌词,都瞬间泪奔,在郑智化的歌唱下,这首歌强大的情感煽动能力,达到高潮!
在演出正式播出时,成千上万的观众听到了郑智化的《水手》。一时间,郑智化在大陆家喻户晓。
《水手》是郑智化在浴缸里写成的。郑智化特别喜欢泡澡,因为在这个时候,他能有很多幻想。
郑智化幻想自己在坐船,然后看到没有波浪的海,他觉得很可怕,感觉它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力量,之后他在船上看到很多的水手,水手的顽强生命力让郑智化很感动。
郑智化在浴缸里一边泡澡,一边把脑海中的这些画面串联起来,于是就写成了《水手》这首歌 。在他看来:好音乐不能刻意,否则就会有匠气。
每个人关于郑智化都有一段逝去的歌声回忆。
因为梦想,有《水手》;
因为彷徨,有《星星点灯》;
因为迷途,有《三十三块》;
因为不满,有《大国民》;
因为堕落,有《游戏人间》。
关于他的歌曲,每一首都是刻骨铭心的真实!
02
“每次写一个东西,只是一个新歌,实在是很无聊。自己都觉得,干嘛,又是另外一首歌而已。”
郑智化在把他想写的东西都写完之后,他厌恶了写歌。
现实情况是,从2001年郑智化开始讨厌写歌,因为该写的都写了,这件事情对他来说已经不再有挑战性,也意味着不再有乐趣。
如今,郑智化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
陪伴家人、投资IT公司、收集金丝楠木、练习书法、绘画、做漆器。他用丰富多彩的后半生,在弥补身体缺陷的同时,也慰藉着自己曾经倍受歧视、不堪的童年经历。
2岁时,突如其来的高烧引起的小儿麻痹,带走了他健全的四肢。
为了给郑智化治病,家里倾尽所有。使用过当时先进的移骨手术,也轻信过乡间流传的偏方。
直到7岁那年,家人才将他送入手术室。手术结束后,他的双腿多了16处刀疤。伴随着伤口的愈合,是日复一日难以忍受的疼痛,和一阵阵钻心的痒。
尽管伤痛折磨,年幼的郑智化依然渴望迈步。没等痊愈就着急下地,当时大家都劝他,再过半年总归会走路的,他也不听。
“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我已经浪费了七八年,我不能再等了。”
郑智化在毅力的支撑下,终于又能走路了!
03
还是很期待郑智化能有新歌的创作,想听他新的故事,新的真实!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乐坛失去了该有的魅力。如今的歌坛,只见偶像不见歌手,一首歌的爆红,不是因为歌曲本身的独特,而是因为歌手的热度,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就像郑智化刚开通微博时,所说:
这个年头只要“nai da”肯露就叫女神,上过综艺节目就叫艺人,参加个歌唱比赛就叫歌手!那我今天钉钉子扎到手,是不是也可以自称为耶稣?
这样一针见血的讽刺,也只有郑智化能愤而叹之,因为郑智化还是郑智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88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