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村上看松阳美景
松阳是浙南桃源胜地。自古有“桃花源”美誉。唐代诗人王维曾写下了“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的动人诗句,宋代状元沈晦更是初至松阳就发出“惟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的由衷赞叹,并从此定居松阳。松古平原是浙西南最大的山间盆地,全县“八山一水一分田”,隐藏着100多个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2014年,松阳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的有 50个,是华东地区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地方,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
松阳有100多座古村落,其中71座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为维护这些村落,当地投入不菲却不收门票。松阳的古村落基本在山坳里,规模都不大,居高临下能看到村子的全貌。黄墙青瓦,层层叠叠,在错落之间展现着古典之美,给人宁静的气息。过年,一年的奔波之后,谁不想寻一处宁静,跟随我的镜头,找寻松阳之美。
过年与油豆腐
豆腐可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美食之一了。石仓油豆腐是大东坝镇的特色农产品,这里出产的油豆腐,豆香浓郁、绵软香滑,是传统的客家美食。年味渐浓,又到家家储备年货的时节,而说到年货不得不提大东坝镇的石仓油豆腐,我们来到村里的油豆腐工坊是,工坊的大叔正在赶着年前最后一批油豆腐的出锅,热气腾腾的油锅,香气迎面而来,让人忍不住先品尝了。
在曲折的石板路上行走着,我们要走进村里的纯手工家庭豆腐作坊,规范化的豆腐工坊虽然有着更高的效率,可很多人还是喜欢到世代相传的老手艺人家里买上几斤豆腐,再喝上一碗新鲜出炉的豆浆,一天的温暖。
包青天的后人传承廉文化
在松阳大东坝镇一个著名的廉政文化村,其祖先是国人无所不晓的开封府包青天。包氏祠堂在横樟村人的眼中是一个圣洁的场所。铁面无私,清正廉明,包拯是包氏家族的精神图腾。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包拯第五代孙包仁举家自兰溪迁徙到了松阳蟾湖。明朝末年,包仁第十七世孙包继昱再迁到了松阳横樟村。从合肥到兰溪,再到蟾湖,最后到达横樟,这支包氏南迁的脚步停了下来,一个宗族从此扎根。
文化与民宿
石仓居住着6000多位客家人,承袭着300多年闽西客家人的生活习俗,保留着独特而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古韵。鸣珂里·石仓民宿就隐于30多座气势宏伟的明清古建筑群中,这些古民居多为清末民初的夯土老屋,民宿除了有17间客房,这里还有陈列和销售当地农副产品的接待大厅、特意为竹编手艺置办的民艺体验室等特色区域,体现了民宿业主陈翠的独具匠心。
住在鸣珂里,可不能错过的是浙江甚至中国最具特色的一家博物馆--契约博物馆。博物馆的整体建筑就是一件艺术品,是有世界著名设计师精心设计建造的。博物馆依山而建,往上是葱郁的茶园,往下是斑驳的民居,既相即又相离,貌似随意的选址其实已经让作品承担了历史与当下、自然与人文对话的使命。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点,从不同的缝隙钻进来,铺展开,不言不语,却把“诚”字这一契约精神的核心要义表现地不折不扣,演绎地实实在在。
“江南秘境”好比好酒藏在深巷里,养在深闺人未识,等着我们去探秘。你了解松阳吗,或者你眼中的松阳是怎么样的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70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