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行业都在跨界联名,明星可是跨界的鼻祖

行业都在跨界联名,明星可是跨界的鼻祖

在全民跨界下不要迷失自我明星的跨界

在说中国明星跨界前,我们先来看看国外的明星生存状态。

这两年很火的一个家庭美剧《我们这一天》,大儿子凯文是大明星,在剧中剧里他出演了非常受欢迎的轻松诙谐肥皂剧《男保姆》,热度应该不比2009年《爱情公寓》第一季差,走在路上基本可以被认出。

《我们这一天》凯文深情告白

但他从未有中国明星似的苦恼,他可以随意去公共场合,他出门从来不用戴口罩,他不用动不动就发律师函,不用跟大众解释他的私人生活,也没有路人跟踪他,至多走在路上时有人会幽幽的来一句我喜欢你的角色,仅此而已。好似美国的演员与其他职业的人无异,如同办公室白领。

他在演出肥皂剧获得巨大成功后,却不想被定位为只能演诙谐的角色,想在角色深度上有所提升。他勇敢的跳出舒适圈,挑选自己喜欢的剧本,而不是浑浑噩噩出演无聊但能赚钱的节目。他有段很经典的台词,大意是说《男保姆》这个剧让他觉得恶心,但却人人都爱看,因为是你们,是观众喜欢这样的作品,观众的低级趣成就了这个奇怪的现象。

凯文一直在演员事业上精益求精,提升演技,体验生活,参加与作品相关的脱口秀,也接到了著名导演的戏,还跟施瓦辛格飙戏,可以说他在演员事业上一路飘红。

《我们这一天》Kevin and Randoll

反观,灵活的中国明星都在跨界。大量的真人秀涌现,大众可以借此窥探明星的一天,何乐为不为。假设某星是个老爷们人设,在真人秀他大概率会做饭、收拾整理,还喜欢小动物,是个暖男。粉丝对人物都有固定的想象,再加上猎奇心理,只要他和你想象的有那么点可爱的反常,能抖出些与以往形象不一样的包袱,他的粉丝量和节目的收视率一定会蹭蹭蹭上涨。

所以体育明星都去表演带孩子了,演员都是表演做饭了,歌手都是表演相亲了。这很跨界,也很有趣。

全民跨界下不要迷失自我

我们中国人相对来说是比较低调,克制,谦虚,渺小的,这来源于我们的传统教育,我们崇尚尊老爱幼,我们对长辈毕恭毕敬,我们有各类称呼,“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表的堂的七大姑八大姨”,我们对每一种亲戚都有特定的称呼。这表示我们对他们的尊重,也体现出我们的修养

而国外的称呼总类可能只占我们的10%,他们不分表、堂,也没有叔叔和伯伯之分,没有祖辈和外祖辈之分,他们可以直呼其名,连称呼都没有,不论年长或年幼。

试想如果我们都直呼领导名字,而不是某总,是不是雇佣关系会有些改善?试想我们也像国外一样,与父母的关系不是互相捆绑一辈子,而是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之情,做子女的永记在心,但我长大了,我还要是去先实现我的抱负。如果我们这样做但不会背上不孝的骂名,我们身上的包袱是不是就会轻很多,在这种轻压力下,我们也许可以敢为人先去触碰梦想。

很无奈这些很难吧?我们长期习惯了把对方的需求放在首位,否则我们就是自私的。我们长期克制,把对方看得高高在上,不论对方是否受得起我们这份尊重。

中国人长期的压抑心理,在面对一个完美偶像的时候容易迷失。有幻想是幸运的,可以暂时摆脱现实的不堪。躺在棉花糖般柔软的梦里,可以帮你抵御风寒和刺骨。

偶像总是那么完美,在公众的表现会让大众误以为自己的人生也可以如此,总是光鲜亮丽。

但你一定要记住,不是眼见为实就不要全信,你并没有真正了解他,你了解的只是他想让你了解的他。无论如何朋友请记得先善待自己,世界那么大,多走出去看看,没有人是完美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9821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