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5部亲情治愈电影,记得过年回家路上连续观看

​5部亲情治愈电影,记得过年回家路上连续观看


01 《天堂回信》


90年代的国产老片,看上去特别有韵味,虽说影片主打的是儿童和亲情,但是通过屏幕溢出的年代感,能够瞬间唤起观众对于逝去年代的记忆。

作为一部儿童片,《天堂回信》以死亡为主题,将年少的活力与衰老的沉重融合在一起,传递的情感,远超过爷孙两代人之间的亲情,直达生老病死的生命轮回。影片最后,爷爷的生命在睡梦中终结,但他给孙子留下的爱与感动,却成为烙印,深藏于孙子的内心。

母亲作为一个外来者,带来的不仅是母爱,更是西方文明,为了孙子的健康成长,爷爷选择了离开。这里面有个深厚的寓意,为了祖国的花朵能够璀璨的绽放,传统文明选择让步于西方文明,但是这种离开,不是消失,而是一种爱的守护。

相比于新时代的童星,出演这部影片时年仅5岁的石晨,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演技,可是,单凭纯真的本色出演,他的懂事和可爱,就能让荧幕上的观众,备受感动,泪流不止。


02《孙子从美国来》


2012年上映的国产影片,小成本制作,非常小众但绝对良心。


讲述的是一对祖孙之间(看似孤僻的爷爷和从美国回来的外国小正太)细腻温暖的亲情。


导演通过超人、孙悟空、皮影戏等符号贯穿全片,展现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传统文化遭遇现代性时的处境。虽然影片中没有什么强烈的戏剧冲突,但是平淡中蕴含着真情和趣味,才是生活的本质。


生活不需要狗血剧情,电影中展现的感情,只要足够真挚,观众总会被一次次感动到。

中秋赏月团聚的同时,不如和家人一起看部电影,享受感动吧~


03 《桃姐》


在一群香港导演北上、急于进入商业电影浪潮的环境中,只有许鞍华导演一直以来还在坚持着自己的人文关怀,探索艺术电影表达的多种可能性,聚焦人类个体的生存和生命经验。


一个女性导演,关注一个进入迟暮之年的边缘人女佣的一段生命历程,必然带有丰富的可解读的空间。


叶德娴+刘德华主演。


桃姐是侍奉少爷罗杰一家多年、慢慢老去的保姆,罗杰是有着自己事业、忙于电影创作的独身中年男性,两人之间的互相关照、对彼此的依赖细腻温情、深厚真挚。


故事情节简单,却蕴含了人生的孤独、病苦、老去、死亡等严肃的终极哲学命题。导演以一种东方的含蓄内敛、克制美学呈现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


04 《过昭关》

公路片有很多种,但是一位七十多岁的爷爷带着七岁的孙子上路的乡村公路文艺片并不常见。


虽然影片的编剧手法略显青涩,但好在可以看到导演的真诚和情怀。手法平实朴素、情绪真挚轻灵。

乡村沿途的风景、人情,田地里的西瓜、 蝉鸣声、 雷雨天,有种日本电影中的浓浓夏日气息。


生活在农村很少出去的祖父和住在城市里偶然返乡度过暑假的孙儿,不仅有代际的隔阂,还有粗砺乡土与现代性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冲突,但一场探友之旅让两人逐渐熟悉起来。


除此之外,还呈现了对于特殊年代的反思、对一段充满历史厚重感友情的感怀。 跋涉千里,只为与故友见最后一面。


05 《我们天上见》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时代的阴影正在慢慢地退散。南方某个阴雨绵绵的小镇里,姓蒋的小女孩与年迈的姥爷生活在一起。


女孩的父母由于下放边疆常年与女孩分隔两地,而在同龄人中她又因为与"阶级敌人"同姓而备受排挤,在这样孤独失落的童年生活中,姥爷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而对姥爷来说,早年因战乱和疾病,他几乎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外孙女也成了他唯一的慰藉。


​这个简单的故事是蒋雯丽作为导演的处女作《我们天上见》的情节,改编自她个人的成长经历,并运用女性导演特有的视角把原本简单的情节处理得富含诗韵。


红领巾、铁路、麦田、雨季、相片、少女的独白等让影片散发出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愁绪,并协同着画面里漫长的阴雨天气,带给人一种淡淡的忧思之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8425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