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真得很懒,在头条的电影频道里面进出无数回,像是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拿着放大镜去寻找心中那快要被磨灭的一点火花。因为懒,不仅很久没有写文章,发微头条,甚至是碰到好的文章和电影推荐,也只是默默点开主流的爱某某APP里面搜索电影或者电视剧的资源,静悄悄的去品味。当然说到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现在不办个VIP,就等于在手机快捷支付还没问世之前,不带现金出门一样,那种寸步难行、无可奈何的情绪让我很是无语和愤慨。
回归到正题,让我想要以文字的方式承载一些此时此刻的想法,多半是来源于最近新上映的网剧《唐人街探案》。先说明一下,我是一个胆小内向,逻辑不缜密,也不愿思考的人。但神奇的是从小不知道从何处何地感染了一些对推理和直面人心恐怖极端的热爱。我对犯罪的理解,正如下面苏格拉底的这句“最深的欲望总能引起最极端的仇恨”。和第一个案件“四面佛”中引用《华严经》“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一个道理,很好地阐释了犯罪深渊的根源。
From the deepest desires often come the deadliest hate ——Socrates
事实上“四面佛”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将“恐怖”和“犯罪”两个元素结合在一起,通过演员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完美地表达出来。我不是很执拗地追逐演员演技的高低与否,明星真实现实情感和片外生活,单单以一个普通的侦探吃瓜者去追一部满足我独特喜好口味的电视剧罢了。期间我也因为导演刻意营造的恐怖画面和声效不得不蒙着眼,透过一丝丝缝隙继续小心翼翼的坚持观看。也和发弹幕的兄弟一样,祈祷着“王宝强保护我”、“陈思诚来救我”。因为前面提到过,我确实是一个胆小的人。不过不出我所料的是,我还是机智地推断出或者说是猜测出了凶手。除了了解国产推理电影的叙事手法以外(说是套路更适合一点),更多地归功于最近阅读鬼马星的《爱欲八鲜汤》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
这两部小说,都是从嫌疑人的繁多口供和相互关系网中去抽丝剥茧,辨别真假,找出凶手。说实话,对于我这种不爱思考和解题,思维逻辑不太缜密的人来说,看的着实枯燥无味。漫无头绪不说,真得是昏昏欲睡。但是还是给我一个很重要的启发,人是一个非常会说谎的动物,尤其是犯罪的凶手。另外,因果关系始终是贯穿犯罪事实的一个必要因素。所以带着怀疑和审视地态度去观看犯罪推理剧情,就比较容易找出真凶。
相信,爱好推理小说和影视题材的人有很多,其中有不少人是专业人士,对于推理流派之说了如指掌,各大流派的封神之作也是如数家珍,甚至很多人可以洋洋洒洒写一篇还不错的影评可以发稿赚点文艺费。我在这里,作为一个不合格的爱好者,不敢在推理贴吧写下读后感的普通人,只能推荐些自认为还不错的作品给大家。
《无证之罪》——紫金陈 ★★★★☆
这是紫金陈推理之王系列的第一部,2014年出版,2017年被搬上大荧幕,对于当时剧荒的我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剧情我就不多透露,给刚入推理坑的伙伴一些尊重。
在电视剧上映之前,我是泛泛阅读过这部作品。说实话,我很怀疑紫大大是借鉴或者说深受日本东野圭吾《嫌疑人X献身》的影响,同时也和最近大火的《误杀》,改变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计》中的剧情走向亦有很多相似之处。
办案就像解方程,大部分案件都可以借鉴已有的破案办法,相当于套公式,把证据一项项代入进去,自然就能得出答案。可是,那只是对大部分案子。大部分案子,都只相当于初中、高中的方程,这些方程的答案,都有固定的公式可以套,按部就班来就行了。只不过,如果一个案子非常复杂,就像数学上高次方程,理论上是无解的。唯一求解的办法只有,你先大致猜测未知数的解,然后把解代进去,验证你的猜测。现在这个案子,就像典型的无解方程组,无法用常规办法获得答案,只能先代入,再验证。
对于喜欢本格派的人来说,没有用推理解谜为大方向,对于那些希望在过程中想要寻找真相糖果的孩子可能不会有太多吸引力。本片很早地把“凶手”展示在你的面前,用一件件命案去玩弄和引导警察为自己服务,找出杀害自己家人的凶手。全片营造的氛围和节奏,就像事件所在地北方,灰蒙蒙的空气,热炕也抵挡不住的飕飕冷风,黑白鲜明的单调城市景象,压抑沉闷,亦像是最终的结局一样,残酷冷冽,冷入骨髓的刺痛。
《暗黑者》——周浩晖 ★★★☆☆
不要误会,这个三颗星评分是给这部电视剧,在我心目中,周老师的《死亡通知单》的分量犹在《无证之罪》上。当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事实上电视剧的改编,在血淋林犯罪的深渊中采用更符合现代大众口味的幽默风趣,确实更容易受当代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再直白些,能更好地在如今的商业大潮中占的一席之地,割到令人满意的“韭菜”。
我无法评价Eumenides(复仇女神,也是电视剧中的暗黑者daeke)的善与恶,因为我没有经历Eumenides的世界,亦没有经历他所认定通知单里的罪恶阴暗,一如和罗飞一样心里矛盾重重。法律与正义,黑暗的审判官是否是人心中压抑欲望的宣泄化身,至今没有答案。
优秀的刑警和优秀的罪犯会具有很多相同的特质:敏锐、缜密、冒险性、求知欲……他们相象得就如同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窥探对面的状态,永远是他们最想做却又最难做到的事情。
人们需要正义,但不需要以正义为名旳犯罪;人们需要秩序,但不需要凌驾于秩序的裁决。维护正义和秩序的只能是法律,没有人有资格超越法律,否则的话,那就是最大的罪恶!
回过头来,看了周老师早期的作品,《凶画》、《鬼望坡》、《恐怖谷》等,都是刻意渲染,营造恐怖的画面,节奏的快速衔接过渡,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留下读者好奇和求知思考的空间相对较少。不过,正好符合我的口味,毕竟我不是专业推理爱好,脑细胞着实不够用。
《金田一少年事件簿》——金成阳三郎 ★★★★★
又回到老生常谈的一点,太多优秀和神作的推理作品,在搬上荧幕后让人大失所望。可悲的是,不是因为无脑的编剧和导演,而是因为作品太过于推理严谨,逻辑缜密,细腻真实,犹如一本活生生犯罪的百科全书,无法赤裸裸地展示给观众。
亦如《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在日本推理界的地位远高于《名侦探柯南》,但是改变成电视剧后,略微粗糙画风,不太鲜明和细腻的人物外表和直达人心恐惧的叙述风格无法让大多数快餐人员接受。金田一的案件相较于柯南,里面的案件更加血腥,单一案件死亡人数更多,逻辑更清晰,可模仿和实施程度相当高,这也是为什么《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慢慢走下幕后,如蒙尘的珍珠一样,只待欣赏的人去探寻。
当排除了所有其它的可能性,还剩下一个时,不管有多么的不可能,那便是真相
——阿加莎·克里斯蒂
不知道真正的侦探迷会不会回避改编后的影视作品,捍卫心中珍藏的推理种子和尊严。其实,我也不太建议观看经典作品改编后的电视剧或者电影,虽然好的改编和出色的演员可以更好的代入进导演的世界,但终归不是我心中作者的感官世界。
很常一段时间的剧荒和书荒,让我不得不在影视剧中找寻心中的一丝慰藉,填补工作之余的空荡内心。给同样喜爱推理的条友推荐几部国内作品,如呼延云《皇帝的诅咒》和《凶宅》、鬼马星的简东平系列、蔡骏的《猫眼》以及青稞的《钟塔杀人事件》。当然,更欢迎小伙伴推荐一些优秀的作品给我,毕竟写这么多字也不容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59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