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给乌兹别克斯坦那一刻,中国国奥彻底告别东京奥运会。没了晋级压力,国奥面对伊朗队或许能大显身手。可昨晚的荣誉之战,还是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第85分钟被点球绝杀。有人说,裁判抹杀国奥最后的拼搏。可事实上只输一球,已是幸事。
1.陈威神勇挽回最后颜面
开场仅2分钟,伊朗球员塞耶德马内什底线将球塞入中国队球门前,皮球打在防守球员腿上引起混战,还好陈威即时将球抱住成功解围。第12分钟,伊朗球球员左路边线大脚传中,无人防守的梅迪克哈尼近距离头球攻门,幸好打在了陈威身上未能破门。第16分钟,塞耶德马内什禁区拿球便是一脚抽射,陈威反应神速扑出皮球。这还只是伊朗队进攻端表现缩影,整个上半场中国队几乎被全面压制。
下半场伊朗队攻势不减,开局不到2分钟,伊朗队员雷扎·德加尼禁区前沿突破后的一脚低射,还好射偏未能破门。中国队也不甘示弱,积极防守奋力反击。第65分钟陈蒲禁区大脚抽射,可惜皮球砸在横梁弹出。整场比赛,伊朗队控球率高达61.2%,25次射门7次命中目标,中国队10次射门仅命中1脚。若不是幸运女神眷顾及陈威神勇,中国队又何止只输一球。
2.“史上最差”怎可怪罪球员
三场比赛全输,并且一球未进,刷新了中国国奥参加U23亚洲杯赛事以来的最差战绩。0进球出局的97国奥,顺理成章被冠以“史上最差国奥队”。可是输球一定怪球员或是教练吗?这批球员的能力问题,根本不是本届赛事才出现,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早已体现出来。2010年左右,中国足坛刮起“反黑风暴”,南勇、谢亚龙和杨一民等一批大佬相继落网。也正是因为他们胡作非为,导致该阶段球员无法完成高质量青训。
“选材面太窄,翻来覆去就这些人踢球”,青年国家队始终存在精英匮乏的问题,哪位洋帅来了也带不动。看看97国奥球员,哪个敢说自己基本功过硬。停球几米远、临门射大脚、单刀过不掉人,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基本功不过关,更别谈什么战术理念执行了。上场对阵乌兹别克斯坦队,两人配合一个角球战术,愣是玩成了越位,这种低级失误叫人哭笑不得。
3.球员基础不牢怎敢留洋
再指责97国奥已没有意义,当下最关键的问题,是该如何“挽救”这批球员。仅从年龄角度讲,93年龄段的球员应该去国家队挑大梁。可是他们完美错过U23政策,没能得到有效锻炼达到预期状态。再往后推的95年龄段球员,球员基数少能力也是参差不齐。未来接棒国家队,或许真只能靠97年龄段球员。
中国国奥提前出局无缘东京奥运会之后,上面表态需要送更多球员留洋踢球。把这批球员送出国可行吗?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技能水准,往往在20岁左右就已定型,再往上也只是提升战术意识等非基础功能力。97国奥球员基础功都不过关,他们的竞技水准根本达不到欧洲足坛要求,贸然出去恐是枯坐板凳。上赛季中超本土射手王韦世豪,就是因为没有欧洲球队保证他的出场时间,导致第二次留洋失败。上面想再培养几个武磊,事实上能再捞几个张玉宁就算烧高香了。
4.大咖献策或能绝处逢生?
为了冲击卡塔尔世界杯,足协启动了归化政策,这显然只是“速效救心丸”。中国足球想要真正崛起,还得靠年轻小将,可送他们出国踢球怕是凶多吉少。未来究竟如何发展?著名足球评论员董路坦言,不如让中国足球磨练防守功夫,只有守住球门,才可能“活下来”。当真正练成铜墙铁壁,再谈进攻也不迟。以防守为本,建立强大的攻守转换体系,也不失为一条可行之道。
知名体育博主潘伟力更是直言不讳,称97国奥球员强行留洋可能都进不去球队大名单,还不如重点培养05年龄段之后的球员,送他们出国踢球或能扭转乾坤。直白点说,潘伟力是要上面放弃这批球员,看似有点残忍但也并非没有道理。目前这批基础不牢靠的球员,想要依靠留洋提升技能已不现实。将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更有潜能的球员,或许真能培养一批国之栋梁。
我们不怕周而复始的失败,就怕无头苍蝇般横冲直撞。中国足球发展几十年,始终没有坚持贯彻任何发展方针。今天开心走这条路、明天难受就换条路,折腾几十年还是一团糟。中国足球还有出头之日吗?但愿还有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51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