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说,毛阿敏、田震永远都是我的大师姐。”
2002年,那英说出这番话时,媒体报道的标题是“天后之争”。显而易见,那英与田震的不和传闻或者说“明争暗斗”,成为了聚焦点。
十多年后,田震和毛阿敏都淡出了娱乐圈,偶尔有一些消息,但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好消息是,“2020湖南卫视春晚”,她们将同台演出。
对于田震,媒体不吝赞美之词,称她是“金牌唱将”,“她的歌曲个性十足、曲风多元,用极强的表现力演绎最佳的情感幅度”。
与此同时,那英被曝将再度登上央视春晚,与王菲、李宗盛等人合唱《恋曲2020》。
一个上地方卫视春晚,一个上央视春晚,有高下之分吗?
1.
很多人都知道,王菲最初以模仿邓丽君闻名。在专辑《王菲珍藏集》里,她把邓丽君模仿得非常到位。
这不算是浮夸之词,王菲确实是模仿邓丽君最为相似、最有意味的一位。
那时候,田震也以模仿邓丽君为突破口,开始闯荡歌坛。1984年12月,田震推出专辑《无名的小花》,包括多首模仿邓丽君的作品。
后来,有评论说,“当时的田震没有任何知名度,要想立足歌坛、开拓歌唱事业就必须走模仿路线”。
因为这条“路线”,田震的曲风是“甜歌嗓”,而不是后来名震江湖的“摇滚嗓”。
一位侯姓音乐人听了田震的“甜歌”后,力劝她树立自己的风格。田震听进去了,并且很快做出调整,“兑现”在专辑《蒙妮卡》里。
这张专辑虽然以翻唱港台歌曲为主,但是,田震已经不再模仿别人,“尝试用自己的声音和方式去演唱”。
与王菲、田震一样,那英出道,走的也是“超级模仿秀”路线。只是,她没有“对标”邓丽君,而是模仿歌后苏芮。
事实上,苏芮的歌,堪称那英成名的助推器。
1983年前后,那英开始学唱苏芮的歌。1988年,在“阳光杯”青年歌手大赛上,她唱响了苏芮的金曲《我找到自己》,一举获得通俗歌曲组金奖,因此受到资深音乐人谷建芬的赏识,成为其学生。
为此,那英从沈阳到北京发展,还取艺名为“苏丙”,翻唱了大量苏芮的歌曲。
最有意思的是,1989年,音乐专辑《苏芮新歌·不变的心》面世,演唱者并非是苏芮,乃是内地的模仿秀们,其中包括化名“苏冉”的那英。
而且,专辑封面上,粗看之下像苏芮的女士,实际上就是那英,不过,封面上并没有注明她的名字。
有文章调侃,“如果在封面上写上‘那英’的大名,在当时这盒磁带是根本卖不出去的”。
即便如此,不管是用了多个艺名的那英,还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田震,都为自己赢得了一些关注,初尝到了担当歌手的滋味。
这是那英、田震共同的起点。
此后,两人都慢慢打造出了各自的风格,那英更偏细腻抒情,田震则显得豪放不羁。
这一点,那英和田震都曾翻唱的歌曲《好大一棵树》,差异尤为明显。首次登上央视春晚,那英唱过这首歌,而田震重新演绎,让这首歌红遍大江南北,拍摄的MV还摘下cctv-mtv大奖赛金奖。
1995年,那英演唱《雾里看花》,广受瞩目。同一年,她推出个人专辑《白天不懂夜的黑》,人气进一步得到提振。
第二年,田震发行同名专辑《田震》,《野花》、《执着》、《怕黑的女人》等单曲“大火特火”,不仅被业内认可,更受到大批歌迷欢迎。
媒体评论说,田震“稳居内地歌坛一姐地位,1996年内地歌坛为‘田震年’”。
十来年时间,田震已成天后,那英也一日千里,不遑多让。
2.
谁也没想到,2001年4月,两位天后因奖项狭路相逢。
在南京“中国流行歌曲榜”颁奖晚会现场,主持人宣布田震凭借《爱不后悔》拿下“十大金曲奖”。
上台领奖时,戴着墨镜的田震直接扔出“王炸”:
“我想说,事实是这样的……昨天通知我以第一名得票数获内地‘最受欢迎女歌手’奖,但就在半小时前,突然通知我这个奖颁给了得票数第二的歌手。”
这个“得票数第二的歌手”,正是那英。
当田震奔赴南京,组委会打来电话,称一直以为田震不会到场,所以将“最受欢迎女歌手”奖颁给了那英,“请田震不要来了,如果要来,田震只能领到十大金曲奖”。
很刚的田震依然来到南京。到场后,组委会工作人员商量,想给她颁发“最佳华语女歌手”奖,被果断拒绝。
现场领取“十大金曲奖”时,田震将背后“故事”予以曝光。主持人见状,赶紧救场:“这其中一定有误会……”
田震没打算退缩,继续直言:“我现在已对这个奖的公正性产生怀疑,这种奖不领也罢!”说完,扔下话筒,走进后台。
据媒体报道,“这时,台下观众响起一片叫好声”。
这就是轰动一时的“田震怒摔话筒”事件。
田震所属唱片公司表示,田震为人一向率真,她不关心音乐以外的事,不计较得奖情况,“但是在南京出现这种情况令她忍无可忍”,这种人为改变的结果他们无法接受。
对于田震的霸气举动,那英经纪人则迅速“切割”,对记者说:“颁奖是媒体的事,跟歌手没关系,那英只要唱好她的歌就行了。”
“歌手间应该互相爱护。今年的颁奖活动也不是那英都拿奖,田震拿了不少大奖,但那英也没有说过不公平、不合理。”
那英经纪人的回应,田震公司工作人员直呼“看不懂”。“我不明白那英的经纪人为什么会站出来表态,我们从来没有针对那英。”
然而,当媒体追问那英与田震的不和传闻,这位工作人员却没有直接回答,只是“一直强调不针对那英”。
尽管那英、田震双方都克制地不牵涉对方,但于事无补,“天后之争”、“一姐之争”占据话题中心,成为热门谈资。
2002年,那英和田震都举办了个人演唱会。媒体称,“两人在‘个唱’上的较劲将持续下去”,形成对垒。
那英自曝,在一些演唱会上,主办单位为了提高收入,人为地将她和田震“对立起来”。
“有些晚会上,明明田震在那里,却要让我唱压轴,我坚决不干。因为大师姐田震在那里坐阵,哪有我当师妹唱压轴。”
在那英看来,田震永远都是她的大师姐。
另一方面,田震只想做自己。
田震直言不讳:“我不愿意被拿来跟谁比较,谁出了什么新专辑,谁又在哪儿开了演唱会,那都是别人的事儿。我就只关心我自己。”
3.
“田震怒摔话筒”事件发生后,那英与她的不和传闻,剪不断理还乱,不时传出两人“交恶”、拒不同台,被形容为“后不见后”。
其实,2003年,那英就和田震同台演出。
很多人记忆深刻,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为此,央视举办“我们众志成城”特别晚会来鼓舞人心,演艺圈明星纷纷参与。
那英、田震也到场助阵,那英唱了一首《最爱这一天》,田震唱响《真爱无限》。媒体评论说,她们“不约而同地唱出了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温情和战胜病魔的信心”。
同样的“情节”,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重现。
汶川地震牵动着所有人的心,演艺圈也举办了多种义演活动,其中“中国互联网协会”发起的义演,艺人名单里包含那英和田震。
义演之外,据媒体报道,那英捐款20万元,田震捐款30万元。
不得不说,“大义”面前,那英和田震每次都站在了同一“战壕”。至少从这个角度来说,她们值得称赞。
当然,经由媒体的报道,“天后之争”的火花仍然若隐若现。
比如2010年,田震没能入围“音乐风云榜”,那英担任评委主席。
媒体追问那英,为什么田震这样的老牌歌手没能入围?她回应说:“田震没能入围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我的观点是当成事儿才是事儿,不当回事儿就根本不叫事儿。”
2013年,因病淡出歌坛的田震复出,担任综艺节目《我为歌狂》的主持人,也被解读为“与在 《中国好声音》做导师的那英的 ‘隔空PK’”。
尽管两人不时被拿来比较,但不难看出,无论是媒体,还是那英、田震本人,都已没有了当初的“火药味”,更多是点到即止、轻描淡写。
如此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歌坛新势力的崛起,所谓的“天后之争”,渐渐寡淡,以至于无。
这与田震的日趋通透息息相关。
面对媒体,田震说:“当我还是一个小姑娘刚出来唱歌的时候,想法和所有新人一样,渴望鲜花与掌声,渴望别人的认可,但是经过这么多年,我终于发现这一切都是幻想。”
置身娱乐圈,有人靠幻想而活,飞扬跋扈,有人跳脱出幻想,回归本真。
田震无疑属于后者。
主要参考文章,特别致谢:
1.田震VS那英:天后之争,音像世界
2.田震南京颁奖晚会怒掷话筒 娱乐黑幕大揭密,南方都市报
3.2000年度“中国流行歌曲榜”颁奖 田震南京扔话筒,北京青年报
4.那英曝田震未入音乐风云榜内幕:有些事就不是事,城市快报
注:本文由“戏精在上”原创首发,已与“维权骑士”签约版权,谢绝转载,但欢迎转发、评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9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