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67岁福州大妈花300万,将黄姚古镇500年古宅复原,任性

67岁福州大妈花300万,将黄姚古镇500年古宅复原,任性


​在贺州黄姚古镇的几天,被这里的古朴、寂静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吸引。每天都会漫无目的的在古镇里漫步、闲逛和发呆。见我背着相机,不停的拍照,当地居民都会热情的说,你应该晚上再转转,这里的夜晚更美呢!

的确,夜晚的黄姚更加梦幻,古朴有年代感的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神秘、沧桑,往来的游人都放满了脚步,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时光,空气里不时飘来阵阵香味,三三两两的游客在各色小店里品尝着当地美食,或小酌几杯当地的很有名的黄精酒,广场上正在演绎着歌舞。

这给人一种穿越的感觉,似乎回到了明清时代。



在闲逛中,发现一处古宅院很有特色,起的名字更是让人吃惊,叫圣旨府。见大门开着,就进入参观起来。庭院里走出来一位看起来约50岁左右的温文尔雅的大姐,很热情的邀请我进去看看。她带着一个彩色的头巾,穿着一件藏蓝色的棉袍,看起来很有气质和韵味。

这是一栋三进的岭南风格的明清大宅院,质朴、古朴而富有雅致的韵味。大堂前挂着一幅匾额,是一块复制的清代圣旨匾。大堂内的陈设几乎就是明清大户人家模样,古朴的家具,悬挂的字画及对联,点缀的绿植,无不一一都透着古朴、典雅。

整个宅院都青砖墙体、石砌地板、石头门槛,都裸露着材质本身的自然色泽,搭配清一色的明清木艺家居,桌椅线条清秀流畅,青砖墙上简单地点缀着几幅简约的字画,上面写着“藏风聚气”、“难得糊涂”等内容。

在后院有一个三层的后山花园,一层摆满了各种绿植,二层和三层是露台,摆放着镂空的铁艺。站在三层,可以俯瞰黄姚的全景,十分的惬意。夜晚楼层的小彩灯亮起,吹着悠悠的夜风,很容易迷醉其中。

被这古朴、典雅的宅子吸引,在观赏着这里的陈设的同时,也和这位大姐闲聊起来。

她来自福州,姓葛,原先是机关工作人员,今年都67岁了。

哇,真看不出来有67岁了,我在一旁惊呼。


她在60岁的时候,因来黄姚旅行,便一下子被黄姚吸引了,于是,就租下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宅。

原来这栋明末清初的宅院来头不小,距今也有500余年的历史了。原名郎官第,是黄姚古镇除黄、姚姓氏之外,另一大姓氏梁氏的老宅。主人梁都,是清代官员,由于重视教育,不断在当地集资办学,为黄姚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此,光绪五年,光绪帝下旨赐封梁都之父为修职佐郎,其母为八品孺人,以表彰其模范持家,教子有方。梁家人为彰显荣耀,把圣旨刻成一块牌匾悬挂厅堂,这也是现在改名圣旨府的原因。

葛大姐刚来的时候,这栋宅子已经很久没住过人了,墙皮四处剥落,杂草丛生,连屋上的房梁都探出杂草来。但院子的原结构三开大门、三进院落,沿中轴二厢对称布局,具有地道的古建筑之美。

于是,葛大姐对于工匠、材质、家具、装饰都精挑细选,亲自监工,竭力复原这座古宅原先的模样和特色。投了300万,经过两年的装修,终于达到了她想要的标准。

她说:”当时没想那么多,喜欢这里,就来了 。能选择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很幸福的。做事的时候不要想着诗和远方,你认为这件事值得做就努力做到最好。虽然一个人在这里很孤独,但孤独是一件很自由的事情。只有心自由的人才懂得享受孤独,才耐得住孤独,享受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那种孤独。我很享受现在的状态,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望着她很有气质的面容,我陷入沉思,内心充满钦佩之情。于她而言,60岁从工作了几十年的福州只身前往人生地不熟的黄姚古镇开民宿,并不像别人所想的那么不可思议。

她在60岁的时候仍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执着追求精致简约的古风格调,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是啊,很多时候,也许我们渴望诗和远方,等真正要耐下性子来埋头苦干的时候就不见得有多渴望了。我们许多人都怀揣梦想,但处于各种原因,都踌躇不定。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假借世俗的眼光来掩饰我们勇气不足的内心。只有哪天我们把勇气拿在手里,坚定的迈出一步,改变的机会就来了。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再苦都是甜的,每一刻都会烙进脑海里。

葛大姐做朝九晚五的公务员做到60岁,才开始了自己的梦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与年龄有何关系?

向所有正在实现自己梦想的人致敬!

向正在努力的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人致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8324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