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面对这个问题,我都想笑,
因为曾几何时,我也问过相同的问题,
那时的我对冥想一无所知,
只停留在认识“冥想”这两个字而已的阶段。
但是,
在练习过之后,
哪怕只是一次练习之后,
这个问题就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人们对于冥想的最大误区可能就是:冥想就是安静地坐着,“什么都不要想“,
但是你以为什么都不想,你的头脑就能乖乖听话什么都不想吗?
你也太小瞧头脑了,因为只要我们活着,
头脑就会一刻不停的提醒我们ta的存在,
毕竟就像心脏是负责血液循环一样,头脑就是负责产出“念头”的,
就算什么不做,一天也有几万个念头出现,
这并不是谁能控制了的。
“想”如果是个动词,肯定是与冥想背道而驰
如果把冥想里的“想”当成一个动词时,就会陷入一个逻辑的悖论。
因为如果“想”是一个动作,就一定有个主体,谁来执行“想”这个动作?一定就是冥想的人,而主体是如何执行这个动作呢?就需要头脑。但冥想不是放松大脑的嘛?如果一味让头脑去执行你发出的“想”的指令,它怎么会休息呢?怎么会得到放松呢?
所以从逻辑上来说,把“想”当成一个动作,对于冥想来说就是适得其反的。
冥想,“想”是个名词
大脑的功能就是要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这里的“想”就不再是动词,而是个名词,“想”即念头。这些念头是怎么来的呢?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自动照相-成像的一体机。所有的感官(眼耳鼻舌身)负责收集信息,这些信息都存储在大脑里,而念头的产生就是这些信息以记忆片段的方式呈现的过程。
信息呈现的有的是有意识的,即思考、回忆,但这些只是大脑这个记忆库里少之又少的一部分,冰山一角,更多的信息碎片则是已无意识的状态存在大脑里的。所以很多人在失眠时会感觉脑子里很乱,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连上趟的冒出来,根本无法控制。
而冥想就是要帮你正确处理这些念头,从而达到最基础的放松头脑的效果。
但这真的只是练习冥想最最最底层的获益,
随着练习的深入,
对于情绪的改善等更高阶的冥想获益会随之而来。
放弃对于头脑的控制吧!
头脑的“想”的过程是一个我们生理本能发起的东西,你不可能关闭”想”!
如果你要头脑“什么都不想”,
这本身就要用“大脑”来抑制”大脑“,
反人类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95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