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声律启蒙 | 3分钟教给孩子古时最美调调(二东一段)

声律启蒙 | 3分钟教给孩子古时最美调调(二东一段)

诗词 对联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除了要学习识字外,还要学习音律、格律等。因此,《声律启蒙》应运而生,它是古时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今日,我们学习国学经典课程之《声律启蒙》,带孩子追溯、学习古时那最美的调调。


声律启蒙(二东一段)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

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知识拓展

晨钟、暮鼓,意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用来形容寺院僧人的生活。也可比喻能够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的流逝。

故事出自《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译文:晋国有个人叫冯妇(男),善于打虎,后来成了善士,便不再打虎了。

有次他到野外去,看到有很多人正在追逐一只老虎。那老虎背靠着山势险阻的地方,没有人敢去迫近它。

大家远远望见冯妇来了,连忙跑过去迎接他。冯妇挽袖伸臂地走下车来众人都很高兴。士人们却讥笑他重操旧业,又干起了打虎的勾当,而把自己做善士的追求放弃,干这种“不成体统”的事。

后来用“再作冯妇、一作冯妇、又做冯妇”比喻重操旧业;用“冯妇”称勇猛或凶狠的人。

这则故事通过老百姓和其他士人对冯妇打虎的不同态度,鲜明地体现出两种不同的立场:

一种是冯妇被提拔为士人后,还保持原来乐于为百姓除害的品质,所以得到了百姓的欢迎;

一种是车上的士人认为冯妇既已为士人,就应有角色意识,不能混同于普通老百姓再干那些“有失身份”的事。

从孟子这段话的语气中,我们感受到他并不是完全否定冯妇的作为,因为“再作冯妇”实际上得到众人的拥护,而只是士人们在讥笑他。

孟子为什么会讲这样一个典故呢?

关于这个问题,朱熹有个解释,他认为:孟子在说这话的时候,齐王已不愿意用他,不愿意听他的话了,而孟子自己也知道这个情况,已准备离开齐国。

这个时间段的孟子正处在一种矛盾的心态中,正如冯妇再次打虎一样。不去打虎吧,众人正有危难需要自己。再次去打虎吧,又放弃了自己的追求与主张,且为士人所讥笑。

如果孟子不再去劝齐王,灾民无人救济。如果他再次去劝齐王,明知齐王不会听。何况,还要受到齐王身边一批被重用的人的讥笑。权衡的结果,孟子还是不准备去“再作冯妇”。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孟子之所以说出再作冯妇的典故,是表明了他对自己行为的一种把握,一种审时度势。

这正如赵歧注《孟子》说:“可为则从,不可则凶。言善见用,得其时也非时逆指,犹若冯妇。暴虎无已,必有害也。”这可以说是对孟子心态的深刻揭示。

那么,这对我们又有什么启发呢?“再作冯妇”实则并不绝对,关键是要审时度势,把握自己。

如果“可为”, 如果“见用”而“得其时”,再做一次冯妇也未尝不可。如果“不可”,如果‘非时逆指”,则不可“再作冯妇”,以免“暴虎无已, 必有害也”,而且还会受到有识之士的耻笑。

“叶公好龙”

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选自【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解析: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后来,人们用“叶公好龙”比喻那些表面上喜欢某种事物,其实并不是真的喜欢的人或事。

“舞蝶对鸣蛩”;

蛩 [ qióng ]:

古指蟋蟀,也指蝗虫,俗称“蚱蜢"。

“嵯峨十二危峰”

嵯峨[cuó é]

形容山势高峻,也指坎坷不平

上期解析:《声律启蒙》一东三段

“天浩浩,日融融。”

天空广阔无边,日光和煦温暖。“融融”:1.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大家欢聚一堂,其乐~。2.形容暖和:春光~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

这句话有何典故呢?敬请关注下一期《声律启蒙》(二东二段)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321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