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足球报》报道了体育总局重点发展三大球的消息,文中表示,将三大球放到与备战奥运会同等高度去做,看上去,领导很重视,中国足协和篮协被点名要求参加。但就在上周,另外一则消息中,足协主席陈戌源坚决顶住了上级领导“国字号打中超”的要求,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来,总局重视三大球,就是这么重视的吗,这对中国足球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此前,南方都市报的体育记者丰臻在微博上透露,陈戌源顶住了压力,否决了“国字号打中超”,对于中国足球的很多事情,足协并没有决定权。
其实,国字号打中超,就如同去年的国家集训队一样,都不是出自足协的手笔,而是来自上峰的要求。国家集训队的效果大家都知道了,一帮优秀的年轻球员,放弃了联赛,去长期海外集训,结果是劳民伤财,不仅没有达到集训效果,总是大比分输球,后期甚至发生了球员与教练差点动手打架的丑闻,最后不得不回国解散。而这批队员,在上赛季初期普遍状态不佳,如此不尊重联赛,不尊重规律的行为,遭到了媒体的一致炮轰。
此后,天津天海集中了一批25岁左右的年轻球员,从各队通过转会抽调到一起,主教练也是国家集训队的主帅沈祥福。结果呢,天海一直战绩不佳,如果不是后期换了主帅,恐怕会遭到降级。
如今,有关方面再次提出了国字号打中超的想法,其实还是一个意思,就是集中优秀球员到一支球队里,长期集训,然后通过中超的锻炼来出成绩。但这样做,且不说最终的集训效果如何,置中超俱乐部的投资人于何地,各家中超俱乐部的利益谁来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归化球员政策一直没有出台,有消息说,有领导提出了,将归化球员集中到一支球队,与国脚们一起磨合的想法,这样做,还是漠视中超,就是想让国家队出成绩的思维方式。如果这样做,联赛的悬念恐怕提前没了,各队也不用竞争了,就是一切为了国家队的思维。
陈戌源能顶住“国字号打中超”的计划,未必能顶住“归化球员在同一队”的想法,尤其是目前还有世俱杯,也需要至少一支中超球队出成绩。在这样的政绩足球思维下,没人会关心中超的长期发展,俱乐部的利益,就是一切为了国字号成绩,而且是短期就出成绩。
这么看来,总局高度重视三大球,至少对足球来说,并非好事,总局希望的是国家队出成绩,而不是联赛长期发展。按照这个思维模式,篮球也在这次开会范围内,是不是也要玩国字号集中起来,打CBA呢?姚明的压力来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0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