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日,中超联赛最后一轮主场比赛,随着王子铭门前机敏的推射,北京国安以3-2绝杀了苦主鲁能结束了本赛季的中超联赛,以亚军为自己划上了一个既有遗憾又有感动的一年。
赛季开始的十连胜一度让球迷们觉得联赛冠军应该早已是囊中之物,可随着李磊受伤,王刚受伤,比埃拉受伤,张稀哲受伤,张玉宁受伤,姜涛受伤,一直延续到赛季末池忠国受伤,整个赛季从十连胜之后球队就一直没有躲开伤病,与之纠缠的战绩也每况愈下,后半程我看到的除了胜利的喜悦还有更多的,是奥古站在场上手叉着腰摇头叹气,似乎他的表现也反映了当时整个北京国安全队的状态,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运动战进球占比68%,较之于上半赛季以及2018赛季的72%有所降低。尽管从数据上17%的定位球进球占比较之于上半赛季的13%小幅提升,但相信所有看过比赛的人,都明白这个数据完全不能反映本赛季,尤其是施密特在任时低效到令人恐惧的角球进攻。
仅有能聊以自慰的仅仅是热内执教之后角球威胁性有所提高。众所周知,有效的角球进攻是破解密集防守主要方式之一,而且角球进攻还具有提高相对较快、效果更加直接的的优势,难以利用每场数量繁多的角球制造威胁,显然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除此之外,另外一个问题在于,反击进球占比从上半赛季的7%进一步滑落到仅有3%。结合下半赛季的总进球数,这个数据几乎只能说明两件事:1.更换教练带来的打法改变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中赫国安陷入破密集的境况;2.新教练上任以后国安的反击威胁和效率进一步下降。
其他方面,在更加注重边路进攻的热内西奥的带领下,王刚所在的右边路依旧是球队的主要进攻通道,但从边路进攻的完成度来看,场均传中占比并没有质的飞跃(当然,考虑到场均总传球数下降的事实,从绝对数量来说传中数确有一定增加)。整体来看,在进攻端新的主教练和外援并没有给进攻带来太多值得大书的提升。
相对18赛季,除总进球数外几乎所有数据都得到了提升。当然这种对比就和70分的历史最高积分一样,起码在本篇中并没有什么意义。让我们将参照数据再次切换回半程:在进攻端最直观的是场均射门数继续增加,但进球数与半程持平。
控球率、传球成功率以及场均传球数则有所回落,在一定程度上既表明了中赫国安的打法产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直接以及倾向于冒险性传球;也表明了在防守端受到了更大的压力,对比赛的掌控力有所下降。抢断、拦截、犯规数量的下降,结合解围及失球数地上升,说明在防守端中赫国安的效率有着事实上地下降,对手更加容易就能够在不受阻碍的情况下攻入中赫国安禁区。
2019就这么结束了,接下来还有新的展望。在新的政策下,希望国安能够保持强队本色,去争取下一个冠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8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