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坐过火车或者高铁的朋友都知道,无论火车站还是高铁站,车站肯定是修在铁路(正线)上的,站线是不分离。站房要么在铁路(正线)一侧,要么在铁路正上方或者正下方。
但全国唯有这么一座高铁站,车站(包括站台、站房)与铁路(正)线完全分离;按照"标题党"们的说法,就是高铁站没有修在高铁线路上!这样也可以?那怎么坐车呢?本文就为你解读全国唯一一个站线分离都的高铁站——青川站的神操作!
高铁站分布方式
要想感受"青川站"站线分离的独特之处,首先要明白传统的高铁站(或火车站)设站布局方式。
我国及全球的火车站(高铁站)均是沿铁路正线两侧,铺设到发线供列车停靠,然后向两侧间隔轮流设置站台和到发线,旅客在站台完成上下列车。
通过地下通道、天桥走廊、上下行扶梯等方式完成站台与站房的互通,从而实现旅客的进出站。
而站房设置分为侧式和跨坐式两种:
侧式站房
布局示意图如下:
此类站房布局主要运用于高铁客运中间小站,以及几乎所有的老火车站。
跨坐式站房
布局图如下
熟悉的北京南站,以及西成高铁起点的西安北站均是这个布局
跨坐式站房主要运用于大型高铁枢纽车站,其中大部分为高架候车厅。
此外跨坐式高铁站还有延伸的地下高铁站的方式(如深圳福田站、香港西九龙站),以及铁路位于候车厅上方的站房形式(如京沪高铁——昆山南站)。
PS:不论那种方式,铁路正线与高铁站是融为一体的,通俗的说就是车站就建在铁路上。而今天的主角,就恰恰不在铁路上。
PS:在大型高铁枢纽站(尤其是高铁正线始末站,或多线路车场接入),会有取消独立正线设计,到发线即是正线,所有列车到站必须停靠。
站线分离——青川站
青川站为西成高铁的一个客运中间站,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金子山乡的一个山谷中,距离青川县城超60公里的里程。
地理位置偏僻、地形条件困难。
曾因环保原因线路设计方案变化一度取消设站,后因地方政府要求,恢复设站。
就因这一减一增的折腾,形成了先有路再有站的局面,导致原车站选址位置的既有铁路线上无法满足设站要求。异地选址,前后几十公里都是隧道群,同样无法建站。故而有了现今的站线分离的神操作!
神操作是怎么实现的呢?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西成高铁正线在山体隧道内,青川站位于隧道外,车站(站房、站台)与铁路正线完全分离;站台停车线(到发线)需经过很长的联络线段才能接入正线隧道。
下图为青川站成都一侧进出站线路示意图(航拍图来自网络):
青川站站台位于山体外斜面,削山填平设立站台;2线夹1台布置,站房为侧式设计,低于站台面。
对比下图传统车站的布局方式,不得不佩服工程师们的智慧!
上图:传统车站列车通过道岔从正线直接转换到发线上,到发线紧邻正线平行铺设。
下图:青川站只有到发线,没有正线,站房位于站台及到发线一侧。
在青川站只能看见停靠的高铁列车,而无法看到正线,自然也看不到甩站不停、飞驰而过的其他高铁列车,而传统高铁站就能。
思考
如不是规划反复修改,青川站与西成高铁全线一同设计,是否会线路微调,采用站线一体的设计方案呢?
如果是晚几年,在资金、地质条件允许下,青川站会不会采用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的方式,车站建在山体里面呢?
本文由眼镜视野原创,点击关注,观看更多有趣知识!
延伸阅读:
一文读懂高铁运行速度、时间、票价计算规则
坐高铁不要迷信G,可能没D快,还多花钱
中国高铁超级工程:世界最长桥--丹昆特大桥,卫星图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1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