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周末蓬莱骑行游记

周末蓬莱骑行游记

虽然已经是冬日,但是阻挡不了想要骑行的心悸,躺在热被窝里固然舒服,但是躺上一天是得多么的百无聊赖啊,好多年未去蓬莱,戴上侠客600去看看吧,拍个照。

蓬莱自古是人们求仙的地方,又迭蒙帝王临幸,便自然平添了神秘色彩。历代文人墨客常把蓬莱和海上仙山联系起来,留下了许多赞美仙岛神乡的咏唱。


来回百公里左右,略整行囊,一瓶水,就出发了,一路起起伏伏,甚是不好走,加上冬日的寒冷,行程稍慢。

经过2个半小时的骑乘,终于来到了景区的标志,半仙群雕。


面朝大海,给侠客600来张照片。


远望吕祖殿、宾日楼、普照楼


放大看


一艘老式渔船


远望

八仙过海景区与蓬莱阁毗邻,整个景区呈宝葫芦状横卧在海上,景区周围海域天高水阔,景色十分壮观。春夏之交,这里常有海市、海滋奇观出现,虚幻缥缈,美不胜收。


整个景区就像一个巨大的葫芦


远看望瀛楼、会仙阁

上千只海鸥或悠闲自得地在海面上嬉戏玩耍,或在蓝天白云碧海之间自由飞翔,它们好象也知道这里是人间仙境。


海面嬉戏玩耍


来个特写


蓝天白云碧海之间自由飞翔

相传当年八仙历经磨难,得道成仙。一日,八仙在蓬莱聚会饮酒,一时兴起,欲过海一游,相约不得乘舟,而要凭法器踏浪漂渡。于是,汉钟离抢先把手中的扇子一抛,那扇子刹那间便大如蒲席浮在海面,汉钟离跃身卧在上面向远方漂去。荷仙姑不甘落后,随手抛出荷花,那花大如磨盘,红光耀眼,清香四溢,仙姑在花上亭亭玉立,随浪漂流。其余六位也纷纷抛出自己的宝器法物,跃入海中,漂漂荡荡,遨游在万倾碧波之上。八仙的行动,惊动了龙宫,龙王大怒,命太子外出查询,龙太子欲夺八仙法物,双方大战一场,后经观音调解,双方罢战,八仙终于漂洋过海而去。从此留下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成语。当年铁拐李的宝葫芦化作一片葫芦状的岛礁,就形成了后来的八仙过海景区。

八仙是哪八仙,您知道吗?重温一下。


八仙聚会年画

第一位是长相最英俊的韩湘子,据说他是唐朝大诗人韩愈的侄孙,生性狂放,宝器是手中的洞箫。

第二位是成仙最早的汉钟离,原名钟离权,汉朝人,他的宝器是身下的芭蕉扇。

第三位是长相最丑但道行最高的铁拐李,据说他的大葫芦里有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因此又被称为药仙。

第四位是年纪最大的张果老,民间有张果老倒骑驴的故事。他为什么要倒骑驴呢?有这样四句话可做解释“访过多少人,不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这位老人处事小心谨慎,凡事回头看,便于总结经验。他的法器是手中的渔鼓。

第五位是八仙之首吕洞宾,号纯阳子,唐代两举进士不第,后隐居终南山修道。传说他可以点石成金,他的法器是身后的阴阳宝剑。

第六位是八仙中唯一的一位女仙-荷仙姑,广东增城人,少时家贫,常在山中采野果奉母,自己却以矿石云母粉充饥,孝心至诚,感动天地,遂成女仙。她的法器是盛开的荷花。

第七位是年纪最小的蓝采和,成仙时年仅十四岁,宝器是手中的花篮。

第八位是成仙最晚的皇亲国戚曹国舅,宋代人,原名曹权,对其弟仗势作恶深为不满,看破红尘,散财济民,入山修道,列入仙班,他的法器是手中的云笏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4704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