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身在地狱,眼在天堂
系列文章之:20)一步天堂的尼泊尔
6月18号晚上,我们刚进吉隆镇,就听见后面一阵鸣笛,在以为是刮车的时候,发现是辆黑牌车,原来是老乡。
陈哥第一句话就是问:“你黑龙江哪的呀?”。由于都在开车,短暂的对话了解到我们来自同一个城市。他们四个人,也是刚从珠峰大本营过来。在藏区很少能碰到家乡的车,我们竟在这小地方偶遇,真的是太有缘份了!
第一次见面只是匆匆打了声招呼。因为找酒店,几分钟后,我们又再一次遇见。他们热情的邀请我们晚上一起吃饭,虽然我们当天很累,但抵不过老乡的热情。晚上吃饭时,我们互相说着去过的地方和见到的有趣事情,但因为他们明天去尼泊尔,吃过饭大家就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我们在睡梦中接到陈哥的电话,问我们是否可以开车送他们一程。因为去口岸的路塌方,通车时间只有晚上8点到第二天早晨8点,白天是施工时间,他们把车寄存在酒店的停车场,没开去口岸。可我们的车后排是行李和车床,坐不了人,当时很遗憾没能帮上忙。
陈哥还在电话里告诉我,在去口岸前,一定要去派出所领一份交通安全告知书。挂了电话又昏昏沉沉的睡去了,后来才知道,陈哥他们是从吉隆镇边搭车边徒步才到了口岸。
一觉到中午,起床洗漱然后去派出所领取告知书。有了陈哥他们的经验,在回酒店的时候,我们特意找前台约了20号早上的车,一个人50块,九公里的路程,还是蛮贵的。
下午就在吉隆镇附近逛逛。因为镇子4月份发生过地震,部分街道受到了影响,很多地方在施工,漫天的灰尘。
6月20号,约的早上5点的车,我们4点起床,迷迷糊糊洗漱完。司机还是蛮准时的,车子上还有另外四个人。
从镇上去口岸的路损坏非常严重,车开的很慢。出发时天蒙蒙黑,有些地方还看不清。记得有一个弯道,因为弯度太小,车子需要往回倒一次才能过去。
在快到口岸时,路边停满了长长的尼泊尔货车队,足足几公里远,很壮观。到达口岸时已经6点左右,9公里足足开了一个小时。我们吃过早餐在车上休息,等待口岸上班。司机因为要再接一波回镇里的人,要等到晚上8点以后再回去。
中国与尼泊尔交界是一条界河,曲波河,热索桥则是连接中国和尼泊尔的界桥了。中国境内的桥都是铺装路面,尼泊尔境内就是普通的钢板桥了。
我们走过热索桥,对面有很多加都一号的“越野车”。一辆车可以坐六个人,正好我们可以坐一辆车,副驾驶一个人,第二排三个人,后备箱还有两个面对面的座位。只是不知道这两个位置是不是后安装的,空间很小。
在去往加德满都的路上要经历很多次的检查。每个检查点都要排队,把东西从包里一一掏出来,检查完后再装回包里,全人工,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即使是检查人员登记用的本子,上面的格子也都是人工画的,看起来好心酸。
之前听说尼泊尔检查会要小费,不然会找你麻烦。老公专门在吉隆镇买了条大前门的烟,45块钱,就是用在这上面的,不过在去的路上并没有遇到麻烦。
倒是遇到检察人员向回国的中国人索要在尼泊尔购买物品发票的,但商品都是在小摊位上买的,根本就没有发票,但他们以此为借口要扣留物品。我们车上有一位之前在樟木口岸工作的人,提醒说给他们点钱就可以解决了。
去往加都的路是我们目前为止见过的最烂的路,路上没有车,都看不出这路可以走车。路很窄,会车时跟旁车只有一只手的距离,有时甚至要把后视镜折叠后才能通过。常常能看到停在路边的大货车一个轮胎悬在空中。
去加都的这几座山,常常是云雾缭绕,能见度一米左右,路况不好,弯道又多,但这是我们最放松的时刻,因为看不到旁边的悬崖。
拨开云雾,看旁边的悬崖感觉自己飘在了半山腰,不敢直视,又忍不住的往下瞅。我和老公踮着脚尖,浑身紧绷,互相掐着大腿,紧张但又异常兴奋。
每次到检查点下车,身体就像泥一样瘫软,上了车又浑身僵硬起来。坐在后备箱的号称从不晕车的小哥最后也坚持不住了,好几次都要吐了,最后我和老公把他俩换到了第二排。
从吉隆口岸到加德满都的路不到200公里,我们走了八个多小时。晚上在酒店发现大腿上都是红印,当时在车上掐的太用力了,整个人紧张到也感觉不到疼了。
酒店选择了泰米尔街区附近,是加都最繁华的地带。这里很多当地人都会中文,经常碰到操着一口流利中文的当地人跟我们搭讪。
尼泊尔是金刚菩提的产地,不过在泰米尔街区的商店都不便宜,如果你不了解金刚菩提,建议不要出手。
尼泊尔的军刀也很出名,更有作为世界军刀榜首的说法,其他各种头衔更不用说了。进到军刀店铺,商家会热情的给你演示他的刀是如何削铁的。同时他们也有快递到中国的服务,因为在泰米尔街区既有圆通又有中通,为中国人考虑的很周全啊。
图片来自网络
在泰米尔街区,我第一次见这种短期性纹身的汉娜。据说这边出嫁的新娘会画上汉娜,表达一种美好祝福。我尝试了下,很喜欢,看上去很漂亮,也很有异域风格。
刚画完的汉娜颜色很浅,它会随时间慢慢加深,最后再慢慢消失。
在尼泊尔的这七天,我们在加德满都主要逛了下比较出名的几个点。
猴庙,作为加德满都河谷最古老的遗迹,相传释迦牟尼曾亲临此地(释迦牟尼到过很多地方,据说还去过中国东北,感觉他才是那个时候的旅行家呀!)。
猴庙登顶后可俯瞰整个加德满都。
这里的猴子很多,猴庙的名字也由此得来。并且它们会抢行人的食物,霸道的很。
帕斯帕提那神庙(我更愿意叫它“烧尸庙”),加德满都最重要的印度教寺庙之一,非印度教徒不能进入主殿。印度教徒在这里举行火葬。火葬仪式并未禁止游客拍照,但建议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一是对死者表示尊重,二是烧尸的过程中味道很大,时不时还能听到脂肪爆裂的声音。
死者家属在周围哭喊,哀嚎,让人心情一下就低落了起来。我走过烧尸场时,不经意间看到一只腿掉了下来,瞬间给了我很大的视觉冲击,后背发凉,浑身起鸡皮疙瘩。尸体燃烧殆尽时,烧尸人会用锹把剩下的骨灰洒到巴格马蒂河中,寓意着灵魂归属于巴格马蒂河。
巴格玛蒂河——加德满都的母亲河,在印度境内被称为恒河,在中国西藏境内被称为雅鲁藏布江,这条河对印度教徒有着非凡的意义,他们都期望能在这条河中得到永生或者重生。
这里晚上会不定期的举行膜拜仪式,人非常多,很壮观,能看到法师使用各种法器,嘴里念念有词。
看完火葬后,我们沿着河继续往前走,在路的尽头有一段很窄很陡的楼梯,好奇的我们,必须上去看看。
上去之后真的被眼前所看到的景象惊呆了。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草地,夕阳下,奔跑在草地上的孩子们和懒散的牛群,俨然就是从地狱一步到了天堂,这让我们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心情来面对眼前的一切。
博达哈大佛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圆佛塔,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经常能看到明信片上那著名的睁着大大的眼睛注视着一切的佛塔。
湿婆帕尔瓦蒂庙,也是杜巴广场上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湿婆和帕尔瓦蒂的故事来源于古印度教神话,广为流传的箴言是:当爱情谢幕时,我将成为你脸颊上一滴永恒的泪!
杜巴广场上的湿婆和帕尔瓦蒂的雕像修建于19世纪,供奉湿婆神及其配偶雪山女神帕尔瓦蒂,神庙前的阶梯上常有打扮成苦行僧(寓意湿婆)的人在此招揽往来游客拍照,一次大约十元左右。
图片来自网络
走在尼泊尔的大街上,常常能看到肆无忌惮的行走在马路上的牛,这是因为牛在印度教中是湿婆神的坐骑,它的名字叫南迪。人们认为牛在马路上行走,是要去接他的主人湿婆大神的,所以没有人敢打扰,甚至还有信徒膜拜走在街上的牛。
在尼泊尔,有很多供奉湿婆的寺庙,而且到处是林咖(湿婆的生殖器),供信徒膜拜。
另一个让我们感兴趣的就是尼泊尔的赌场了。和我们一辆车来加都的一个小哥,在加都工作,这几天我们一直保持联系,他带我们和另外一个叫李勇的朋友(一个中二少年),一起去赌场见世面,这是我们第一次去赌场。
赌场持有护照就可以进入,但必须要衣冠整洁。赌场里面大多是中国人和欧美人,并提供各种免费的自助餐。对,你没猜错,我们就是去吃的!
赌场可以一边吃一边欣赏各种节目表演,常常能看到有土豪向女演员身上撒钱,一打一打的,不过每一张换算成人民币,也就几毛钱。
自助餐都是当地特色,味道什么的记不得了,不难吃。不过李勇这个中二少年总是让我们意外,他一直推荐我们说这里的大饼特别好吃。我们当时好想抽他,这么洋气的地方能不能不要暴露自己没见过世面的一面?
这里每周五都会送女性一千卢比的筹码,结束后还可以免费送回酒店。
吃饱后,我们向酒店的方向走。赌场门口的一条街道分开了富人区和穷人区。右边常常能看到一家老少睡在路边,星星点点的灯光照出的却是黑暗面,而对面的富人区都是各种奢侈品牌的专卖店,这让我们想起了烧尸庙的一步天堂……
在去尼泊尔之前,很多朋友嘱咐我们,一定不要喝当地的水,即使烧开了的,可以购买商店里的矿泉水喝。我们在泰米尔逛街的时候,无意间走到了散发着一股恶臭的地方,看到很多人在那取水。找了个当地人询问,他说这里的水是山上流下来的雨水,是他们的生活用水,当地人用它洗衣做饭。洗衣服倒没什么,但是做饭还是不敢相信,我惊讶的跟他再三确认了这件事情,他反问:“你们国家不是这样子的吗?”……
虽然有了防备,但还是中招了。我病倒了,一直在闹肚子和发高烧,精神有些恍惚,猜测是前一天吃的当地饭菜惹的祸。在接下来的三天,除了买药和吃饭外,我一直呆在酒店里,用被子捂住身体。在离开尼泊尔的前一天,终于有所好转,被子下的我,用汗水在床单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人形痕迹。
老话讲的好,出汗之后就好一半了。当天也确实感觉身体舒服了很多,人也有精神了。下午和老公出去溜达,给朋友带礼物,约明天回国的车。
泰米尔街卖的最多的就是围巾了,店家会把手上的戒指摘下来,给你演示围巾是如何顺滑的通过戒指。
我们的中二朋友李勇去了博卡拉,一个在尼泊尔被称为天堂的地方。他跟我们说最近博卡拉经常下雨,有一天晚上,山上一个酒店附近的山体出现了塌方,成群的人从山上往下跑,场面甚是壮观。他不断的提醒我们回国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下天气。但加都这几天热的不像样子,离博卡拉又那么远,我想问题应该不大。
2017年6月27号,我们坐上了回国的“越野车”,车上整整坐了八个人,从早上3点到下午4点,走了整整13个小时。因为下雨,路上遇到了泥石流和塌方,外加尼泊尔让人恐怖的路,我们身心俱疲。不过路上的景色抵消了一些恐惧和烦心。
在回国的路上遇到尼泊尔的检查站,老公之前为打发他们买的大前门终于派上用场了。遇到找麻烦的检查点就塞两包烟,在最后的一个检查点竟然全被要走了。原来去的时候查的不严,回国的时候才是真的严,你们懂的。
下午4点左右到达吉隆口岸,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晚上8点车辆放行。
我们决定另辟蹊径,徒步回吉隆镇。口岸到吉隆镇九公里左右,平路来说难度不大,但这条路是盘山路,很多爬坡路段,而且很多路段路况非常不好。我们一路边走边搭车,经常能看到工地的工程车经过,我们就尝试拦截。
第一次是一个箱式小货车,上车后司机让我们戴上安全帽。他说公司规定不允许让人搭车,如果抓到会罚5000元,还让我躺在后排,说不能让别人看到有女孩坐在车里,太明显了。
第二次是一辆SUV,工地的工人回宿舍,车上原本已经坐了很多人,加上我俩,后排硬是塞了五个人,很挤但是很感动。到了宿舍,他们还热情的邀请我们吃饭,我有些不好意思,便婉言谢绝了,但现在想想很后悔,因为很想再多一些了解这些善良的人儿。
第三次是一辆水泥罐车。大车司机非常好,我们打手势要搭车时,他已经开过了一段距离,但还是停了下来。我们跑步上前,他说刚才那个地方不让停车,有摄像头。在离吉隆镇大概两公里左右的地方,司机让老公下车并跑步通过检查站,因为当地大货车的副驾驶只允许坐一个人,检查时发现超载会被罚款。老公说他跑过检查站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看他;而我是坐在车里,换了一件工地的衣服,还带了一个安全帽,司机嘱咐我说,检查的时候如果有人问就说是会计。
终于在晚上7点左右到达吉隆镇。第一次尝试徒步加搭车的方式,虽然很累,但感受到了一路上陌生人的帮助和温暖,很美好的回忆!
未完待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27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