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缅甸宣布重新开始对中国的稀土出口,这一举动被称为可填补中国稀土市场的空白份额。不过这才过去没多久,缅甸稀土出口又出问题了。
12月18日据缅甸媒体报道,主要负责向中国出口稀土的缅甸离子型稀土矿出口关口被再次关停,据称是因为缅甸的部分企业根本没有合法采矿证,为避免重要资源流失才出此措施。有内部人士表示,本次关停后还没有再次开启的时间,情况并不乐观。
从2018年开始,缅甸出产的富含镝、铽和钆元素的稀土矿成为中国稀土加工企业的重要进口渠道。本次缅甸突然暂停稀土出口,势必推高上述三种稀土元素的价格。去年我国从缅甸进口的中重离子型稀土矿达到2.6万吨,占据国内同类稀土矿供应市场的一半份额。缅甸作为稀土产业链的上游,对下游价格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而氧化镝自11月开始已经累计上涨15%。
多年前,我国曾是世界上最重要稀土出口国,但仅仅出口稀土原材料,利润低,经济效益不明显。于是,我国积极完善稀土产业链,逐渐建立起了整套的系统深加工技术,国内的稀土资源也开始实施配额开采制度,把稀土进一步提炼加工后,再高价出售到欧美地区。近年来我国已经实现从稀土出口大国大稀土进口国的转变。2018年我国全年稀土进口量达到4.1万吨,是2015年的10倍不止。
中国的稀土加工技术有多牛?比如与韩国合作开发稀土的印度尼西亚,其所开采的稀土资源也需要运往中国进行加工。中国在系统加工技术上的快速创新,已经引起了美国的不安。美国的芯片行业对稀土元素的需求很大,但其国内却没有可靠的加工稀土深加工产业链,多年来都严重依赖从中国进口。进口渠道一旦被切断,对美国相关产业而言就是灭顶之灾。
所以,美国已经开始联手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有同样顾虑的国家,重新布局稀土产业链,美国、澳大利亚有丰富的稀土矿,日本、韩国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唯一需要构建的就是稀土深加工技术,这也成为美国迈不过去的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17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