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上市一周年纪念日,一年来身份转变下的乙二醇市场惊吓与惊喜同在。价格一路暴跌—几欲试探成本线的支撑;供应端新增兑现迟迟后移—年初新增产能投产表失效。
这一年乙二醇市场核心关键词就是价格下跌与供需错配。上市之初基于新增产能投产集中的预期,叠加宏观预期谨慎,需求前景欠佳,市场对于乙二醇多是空配定义,各路资金一路做空之下,上市之初即是价格跌势开启之际,1-8月顺畅的跌势之下乙二醇几次考验成本的支撑,岁末开始借助供需端的纠错,价格理性回归。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下上市一年来的市场表现:
1、价格与库存相关系数降低
累库跌价,去库涨价是18年之前乙二醇行业比较看重的老黄历。从两者趋势变动的相关系数来看,2018年乙二醇价格走势与库存变动相关系数在42%,基本上每一波流畅的累库周期都会伴随着市场价格整体的跌势。上市之前基本面对市场走势的引导作用较为明显,而乙二醇作为高依赖进口的产品,码头库存的波动对市场走势起到相对直接的引导作用。
而2019年1-12月初两者相关系数降低至24%。5月份之前累库与降价的关联性明显,而年中之后的相关性呈明显回落。码头库存对市场的直接引导降低。期货打预期的思维主导下,码头库存预期内的变动趋势对价格并未形成共振力,但岁末库存绝对值偏低(40万偏内)与累库拐点后移再度激发两者的关联性。
2、行业利润明显缩水
价格跌势下的行业利润一再缩水,成本线附近挣扎成为年内生产企业不得不面对的行业惨淡现状。梳理来看,年内煤制乙二醇路线利润均值在-590元/吨,环比去年下滑130.11%;石脑油一体化年均利润9.11美元/吨,环比去年下滑96.46%。
利润缩水最直接影响就是行业整体的开工水平,年内煤制乙二醇产能基数扩大25万吨至457万吨,且受新装置投产周期多在岁末的影响,2019年煤质乙二醇虽行业开工负荷不高,然产能基数放大的且投产—达产周期的影响下,产量环比增加7.59%。
而对比来看一体化装置整体开工略显尴尬。目前国内乙二醇行业总产能1103.1万吨,其中非煤制MEG总产能646.1万吨,占据国内行业总产能的58.57%,因此非煤制工厂的行业开工对国内总供应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此种工艺路线存在可切换性,因此相关品种的价格表现直接影响EG工厂的产出。
对比来看,环氧乙烷18-19年展现了良好的抗跌性,行业利润值完虐乙二醇,利润决定产出之下,年内一体化装置多倾向于多产EO而少产EG。直观的数据表现上就是,在产能基数持平的情况下,2019年1-11月份国内一体化装置总产量较去年环比降低0.99%。
而未来国内乙二醇新增产能大炼化一体化占比提升,因此相关品种价格及利润的波动对EG的开工起到绝对性的影响。
3、供应新增后移明显
新增产能基本是预期丰满现实骨感的真实写照,年内有效新增产释放只有预期中的12.5%。利润、工艺、资金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是年内新增产投产后移的主要因素。而基于今年新增投产的现实,后期供需端新增投产要给予更为理性的考量。
4、需求略有低估
年内聚酯保持稳健增长,截止到12月份国内下游聚酯新增产能329万吨,(年均产能增速5.9%),而产量对比来看,2019年1-11月份聚酯产量4490万吨,环比去年提升8%。在产量稳健提升的同时,聚酯行业整体利润表现虽逊于去年但仍可圈可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02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