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全球第一激光雷达败退中国:裁撤北京员工,直销转代理

全球第一激光雷达败退中国:裁撤北京员工,直销转代理

乾明 雷刚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Velodyne,全球最知名的激光雷达厂商,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的关键传感器提供方。

就这样在中国败退。

12月9日,消息最先由虎嗅曝出,其后量子位也进一步进行核实,Velodyne中国办公室确实发生裁员、转变发展模式,但相关人士否认了“退出中国市场”的说法。

所以Velodyne中国办公室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Velodyne在中国的败退?

Velodyne不再直接面向中国市场销售

不再中国“直销”是最核心变化,Velodyne把市场销售统归总部了。

但在此之前,Velodyne中国办公室的地位和实际处境,似乎也让这样的决定不存在“重磅”性。

Velodyne创办于1983年,但直到2015年才开始建立中国办公室 ,2016年12月注册中国子公司——北京威力登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当时最重要的直接事件,就是百度开始发力自动驾驶,成为Velodyne最重要的中国大客户,其后还进一步联手福特投资成为股东。

Velodyne的中国办公室直属于亚太区,由亚太区总监翁炜负责,核心任务就是销售和销售支持。

但与其他外资企业相比,Velodyne的中国办公室其实非常精简,截至这次调整前,全员不过20多人

从知情人士反馈来看,这次调整核心不是裁员,而是职能方向调整:

不再直接面向中国市场销售产品,而是成为一个为中国大客户提供服务的部门。

而更多的中国市场小客户,将会通过代理进行销售。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败退原因

不少分析把原因归结于竞争

在激光雷达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除了Velodyne,还有初创公司速腾聚创、禾赛,以及正在加速入局的DJI大疆创新……

在自动驾驶创业浪潮迎来爆发后,激光雷达作为核心传感器更是必不可缺。

甚至一度出现过这样的场景:有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对外融资BP中,Velodyne激光雷达囤积和供应保证,竟然成为重要竞争力。

Velodyne自然是该领域的激光雷达霸主,之前对外披露过,一度雄霸全球80%以上的订单。

产品线也颇为齐备,从16线到128线,从机械式到嵌入式固态激光雷达兼备。

更具杀手锏的是,Velodyne在当前仍然具备量产优势,其位于加州圣何塞的新工厂,面积20万平,最高产能宣称可以达到100万个/年。

这几乎令中国竞争者们难以匹及。

之前甚至有刻薄的比喻说,相比Velodyne的激光雷达,中国玩家的甚至就像手工作坊里的打磨物。

但毫无疑问,手工作坊也并非毫无战斗力。

虽然量产交付和性能方面无法全方位与Velodyne竞争,但在价格能力方面,中国玩家再次展现性价比一面。

最后直接结果,就是切走了低线、小企业方面的份额。

而且禾赛和速腾聚创一度还给Velodyne带来压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2019年8月——太平洋两岸风云变化之时,Velodyne在美国以侵犯专利为由把禾赛和速腾聚创告上法庭。

当然,Velodyne如此时间节点里的如此举动,似乎也为此次败退埋下伏笔。

但竞争背后的本质,还是Velodyne激光雷达价格

早在2015年百度第一次将无人车驶上五环,当时对于自动驾驶何时商用落地的探讨便已开始。

而Velodyne对于激光雷达规模化量产和成本价格大幅降低的预估,才导致出现了那句诟病至今的“3年商用5年量产”。

然而几年已过,当初预估会从80万元下降的64线激光雷达,实际降幅有限。

或许处于行业垄断地位,Velodyne自身变革的决心也并不强烈。

以致到今天,Velodyne的激光雷达仍然奇货可居,并且能够稳定获得Velodyne的供应,还是一家公司的实力体现。

而更多有雄心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只能山不过来人过去,不断打磨技术,在多传感器融合方面下功夫,然后从128线、64线……一点点实现用更便宜的32线甚至16线完成目标。

Velodyne方面,则因为明确的销售导向,对于需求的服务也非常有限。

获得稳定供货已属不易,更何况需要“最低消费”才会进一步获得更多直接售前售后服务。

比如这个门槛是一次性100万美元的订单。

但能够一下子做到这样境界的大客户,其实全球也就主机厂为主,中国,估计只有明确押注自动驾驶的百度。

所以整体来说,与其说Velodyne败退中国,更不如看作这家销售导向的公司,觉得单设一个办公室不划算。

毕竟在中国,直接服务的客户及其有限。

对于更多国产自动驾驶厂商来说,要么直接有美国渠道——毕竟那几家明星自动驾驶公司都有美国分舵,要么走代理渠道,虽然会费率高一些。

而Velodyne谋求IPO上市的计划也已曝光,或许精兵简政,就是其压缩成本的方式之一。

但无论如何,行业里的核心传感器厂商“节流”,可能也是整个行业发展进程里的风向标。

往往“开源”进展不利,才会思考节流。

希望只是Velodyne一家不利吧。

最后补充一句,2016年百度和福特曾联合向Velodyne投资了1.5亿美元,目的之一就是确保能够以“优惠”的价格拿到激光雷达。之后,百度甚至将这一权限当做Apollo开放平台成员的福利。

但一年之后,百度又把禾赛也纳入投资标的中。

并且在长沙落地量产无人车型的RoboTaxi项目时,禾赛的激光雷达也开始出现在项目中。

送温暖一则

最后,在此次Velodyne调整中受到影响的中国员工,如果希望继续在AI、自动驾驶领域发光发热,量子位也很开心开路架桥——帮你直送简历。

微信添加量子位小助手:量靓小助手(qgod001),提供简历、说明有意向的公司,我们会直接帮你投递至相关负责人。

AI有温度,一起过个安心年^_^

— 完 —


诚挚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编辑/记者,工作地点在北京中关村。期待有才气、有热情的同学加入我们!相关细节,请在量子位公众号(QbitAI)对话界面,回复“招聘”两个字。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2069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