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各高校的本科批提档分数线正在陆续发布,部分省份开始公布高校在本省市的录取分数线。同样是分数线,提档线和录取线有什么不同呢?到底以哪个线为准?查看天津市2019年本科A段录取线前,小达老师先带你简单了解下。
录取分数线
高校分数线即录取分数线是指高校根据招生计划、报考情况,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成绩。通常录取分数线分为高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和高校专业录取分数线,超过此分数线的考生一般都能录取。
分数线直观地反映了院校往年的录取情况,是当年院校、专业录取考生层次的基本反映。
院校提档线
省招生主管部门根据考生志愿填报的分布情况,按照志愿院校规定的比例确定向志愿高校投递考生电子档案的最低分数,这个分数就叫投档线,相对于院校来说又叫提档线,又称调档线、进档线。
由此,我们可知录取分数线是已确定被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提档线只是院校提取考生档案的分数,通常情况下,录取分数线>提档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这个原因,我们不得不提投档比例:
投档比例
即调档比例,是指某一院校在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阅考生档案数与院校招生计划数之间的比例。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地区,院校的投档比例一般在100%~110%,并在各院校的《招生章程》予以公布。
例如,一本批次的某高校在某省当年招生计划为100人,公布的投档比例为110%,那么,省级招生部门在录取投档时,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则要向该校投档110人,供高校择优录取。该省招办向该高校首次投档,其中第110人的分数,就是该校当年在该省的调档线。这110人经该高校按“德智体”全面考核后,选择录取其中的100人,其第100人的分数,就是该校当年在该省的实录线或叫最低录取线。
一般来说,实录线≥调档线≥省控线。
投档比例在100-110%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些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被退档,学校可以补充生源。但是当招生计划满额时,分数较高的考生没有人被退档,多出的10%的考生可能就会退档,这就是所谓的政策性退档。
政策性退档
投档比例暗藏风险。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虚额。一般在市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需要格外谨慎。
对策:①“边缘生”尽量选择哪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③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④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高校为了预防这种情况,都会预留出一定的招生计划名额,或者进行扩招,避免考生被政策性退档。这时,投档线=最低录取分数线。目前,很多高校在招生简章中会明确说明,只要提档不进行退档的政策,因此考生在报考时要特别注意。
如果学校进行了考生退档,就会出现提档线与录取分数线不同,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山东省2019年本科提档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1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