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已经成了一个拼经济、拼科技、拼数据的时代,再也不是过家家了。
看过武侠小说的都知道,一个所谓的高手,拿着本《九阳真经》或者《九阴真经》,在深山密林苦练20年,然后出山,大杀四方,统领江湖群雄,我们姑且不论这20年是否真的有如神助,起码他要自己种地打粮食吃吧?
如今的竞技体育也一样,不是光靠憋出两三个绝招就能够打遍天下的了,而是需要教练组和数据分析师密切配合,长时间地研究尽可能获得的庞大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各队的人员配置、以往战绩、个人数据,甚至是她们的个人生活、喜好、伤病、学历、情感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当然,在网络时代,这些数据,俯拾皆是,关键是如何运用,如果给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看半年,估计只能够看看美女,听听笑话。
比如塞尔维亚的第一主攻米哈伊洛维奇、博斯科维奇,俄罗斯队的贡洽洛娃、沃伦科娃,意大利的艾格努,她们在比赛中喜欢从哪里开始助跑,接一传的时候最有可能的角度,扣球得手后的咆哮分贝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录像对比软件,逐帧分析,用工具测量出来,分类汇总,做出模型,分析各种可能性,特别是防守空挡,很多时候,一个球队的防守空挡,连她们自己都未必清楚,之后,分析师将数据交给教练组,让她们提前防范,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再也不是传统地简单提升自己的技能了,上个世纪70-80年代,大松博文指导的“东洋魔女”的一代的训练方式,早就不合时宜了。在场上的队员眼中,对方已经被高度数据化,在自身完备的训练体制下,形成的本能来打球,技术动作自然发挥出来,对手连反应调整的机会都没有了,主教练的临场指挥就是提点队员们何时队员们何时该注意什么动作,拿出早已烂熟的预案。
比如郎导在暂停的时候,一个下砍的手势,交代给队员们的就是简单的两句话:看到那个新锅里沙/石川真佑了么?发球就找她!其它不用多说,于是张常宁、丁霞甚至朱婷都照办,一时间,日本女队无解了。因为教练在这个时候,目光锁定的就是对手的极其细微的弱点,而这个弱点,正是背后的数据分析师提供的。
魏秋月/袁灵犀大婚
前国家女排二传魏秋月的丈夫:袁灵犀就是一个资深的数据分析师,他本身就是天津男排主攻手,被主教练王宝泉推荐给郎平,本人酷爱电脑,精通英语,白天参加高强度陪练,训练姑娘们的体能,晚上埋头整理数据,电脑的掺和已经大大地减轻了女排队员们的心理压力,她们仿佛提前预知了对手的可能进攻路线,提前0.01秒启动拦截,这次世界杯,朱婷、袁心玥、颜妮的网前三个点拦截,效率极其可怕,袁心玥甚至可以在空中滑行一个身位,三号位起跳到四号位拦网,让对手感到绝望和无奈!
看看其它各国女排主教练,几乎人手一个平板,带着耳麦,郎平手头的设备似乎简陋了很多,只有一个写字板,一支水笔,其实,功夫都在平时,郎导可以每天晚上吃着方便面,看录像,找亮点,我相信中田久美和基拉里一定不会有这样的劲头。
听说排协的数据库存有世界上近50年的主要比赛录像,上万球员的数据,袁灵犀的电脑里面有5个T的近期百场比赛录像,和26个数据库,储存有三百多位球员的资料,妻子魏秋月在工作之余也参加到数据分析当中来,毕竟这两口子都是业内人士啊!娘子还是奥运冠军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任何一个团队的成功都离不开背后默默坚持的后勤服务,我们吃瓜群众光看到“七仙女”和教练的风光了,很少有人能够从不同侧面,对这个冠军队伍进行仔细观察,不过,我们的对手,可不是省油的灯,她们的分析师也瞄准着整个中国女排的所有成员(队员+辅助),逐个审视,以期找出弱点。
组建这样的团队,是郎平十几年在国外打拼总结出来的经验,在美国,她主修的就是体育管理学,自己执教过意大利的三个俱乐部队,美国国家队,中国国家队,这样的辉煌经历,应该是世界排坛第一人了!
郎导本身英语过硬,看录像根本不要翻译好吧,短语、俚语、缩写,听得门清,有些国内的教练英语不过关的,还真的比不了,郎导鼓励朱婷出去打球,就是为了锻炼她的临场经验和语言能力,当然,八一队的刘晏含,英语也是一流的,直接和外籍记者对飚,今后都属于可以被重用的人才,即使是退役以后,她们在排坛的地位,也会比其他人高。(小盆友们,现在还相信英语无用论么?)
科学带领团队,郎导果然一代宗师级别啊!
谢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私信删除之。
作者:王翔,编辑:诸葛村姑,欢迎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8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