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太平古镇:竹里深处有人家

太平古镇:竹里深处有人家

"

一林竹影摇摇晃晃,曲径通向深处,尽头是另一番天地:石板路上青苔丛生,两旁是古老的砖木和土坯房子,沿街的作坊并不多,菜籽新榨出油的浓郁香气占领了街道,远处则隐约传来寺里钟声。止步四顾,不见多少行人,就连酣睡的猫儿也懒得起身,毫不在意面前的来客。

太平,成都城外一座寂寂无名的山脚小镇,正如它的名字一般宁静。


太平古镇,背倚龙泉山脉,北距成都二十公里,南接简阳,自古便是交通冲要,在此地有“上成都、下简阳”之说。

历史上,太平镇盛产陶瓷,故旧称窑子坝,又因地处“汉唐巴蜀古驿道”必经之路,被称为“东山旱码头”,繁华一时。

太平镇过去也叫太平场,因场设镇,因市兴盛。现代化城镇的背后,古老的场镇安然自在,这是太平人的生息家园。

太平古镇

1. 老街,是古镇的魂

太平古镇并不大,老街是它的灵魂所在。

起初去太平镇,镇上的市场、商品楼、步行街与别处并无二异,我更不知此处有个古镇。在镇子上闲逛,瞧见一堵长长的红墙,上面涂着“南无阿弥陀佛”六个金字,猜想背后是座庙子,然而地图上并未标注这附近有寺庙,我寻了许久也未找到山门。这小镇,处处是岔路,如一头钻进了迷宫。

观音寺后院的围墙,从外面并看不到寺里的建筑,只能看出是个菜园。

误打误撞走进上升街,时间仿佛瞬间向后退了一百年。街面当中铺着几列石板,两侧横铺着红砖,青苔深重。街头有一幢土坯房,余下的多是砖木混合结构的老屋,屋上覆着细密的黑瓦。无一例外,这些房子都极矮,每一道房门,似乎都不足一米半高。

上升街

上升街是古镇中最重要的一条街道,是前往简阳的必经之地,太平的粮站、市场都在这条街上。过去,上升街由早及晚行人络绎不绝,车马喧嚣,百货、茶叶、水果在此交易、转运,随着太平古镇的没落,上升街亦如繁花般凋谢,走向沉寂。

时值夏末,街上的许多人家刚收回山上种的核桃,在门前慢慢地剥着核桃的青皮,他们的手因此变得漆黑而油亮,泛着一层油腻的光。街道静谧,只有蝉鸣不止,几个妇女聚在一处消闲,她们好奇地打量着街上的行人。而行人,亦可随时加入妇人们的龙门阵之中。无需担心,只要你走上前去,一定会有人抽一把竹椅递过来。与外人聊天,是妇女们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方式。

乡村里的人,喜欢养狗往往甚于养猫,而上升街却是“猫盛狗衰”,随处可见大猫小猫。这里的猫儿没什么野性,与人亲近,人们可以随意和它们玩耍逗乐,而无需购买一份“撸猫套餐”。

太平粮站

夏末秋初,是核桃收获的季节,这时候街上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剥核桃,他们的手因此变得漆黑而油亮,泛着一层油

上升街的猫儿

沿上升街向前走,来到横街子街——名字有些拗口。横街子街原叫石梯子坡,街上的房屋依起伏的地势而建,为避免地面陡峭湿滑,遂用砂石板铺整坡路,街道因此得名。

横街子街过去是繁忙的街市,商贾云集,现在已完全成了一条住街,而无任何经营场所。街上有两幢完整的土坯房子,黄土混着稻草而建,下过雨后清冷肃杀,屋旁的榕树落叶簌簌,仿佛坠着如烟往事。这样的房子在成都并不多见,因着这多雨且潮湿的天气。街道尽头,是一户人家种的大片的竹林,葱葱郁郁。

太平老街:横街子街

横街子街的土坯房

太平老街中,顶有趣味的是广东街,此街窄且短,仅有一米多宽、几十米长。这是一条商业街,沿街清一色是商铺,售卖百货、女装、坚果,甚至还有一家宠物用品商店,不过大部分已经歇业了,现时在此地做生意,确实有些困难。或许,最初这条街的住户,多是自广东迁来的客商。

街上有一家杂货铺,没有任何标识,我也从未见过老板,只是在门口摆出一张短窄的条凳,上面铺满山货、玉器、书本、五金,地下摆着竹筐、杂草,屋里挂着各式宣传画、旅游纪念照……虽然没标出价钱,但我猜想,这里所有的物品都可以出卖,包括将要歪倒的门板。

广东街上的商铺

到了广东街,人气就渐闹热起来了,和它相邻的安全街,是一条竹艺街。安全街的房子和别处不同,沿街的房檐很长,足足有两米,倒不像房檐,更像是伸出的凉棚一般,各家各户都将这块阴凉当成自己的“场坝”。一楼上面加盖了阁楼,阁楼又极矮,看样子只有六七十公分高,储物恐怕都非常紧促。

安全街的房屋

安全街的住户大多是做竹的手艺人,白天,竹制品堆在门口,满街都是。老人到附近的山上买回竹子,再劈成竹条、划成竹篾,进而编制成各类生活用具,多是筐、篓、包等。竹制品看似简单,然而耗时耗力,每件仅仅能卖到十多元。低廉的价格并不能保证它的畅销,相反,这些竹制品最后往往成为滞销品。路过的时候,一位妇人刚好从老篾匠手中买了个竹筐,竹筐要价十二块,妇人多给了一块。老篾匠无论如何不肯多收这一块钱,两人争来争去,争得面红耳赤,最终这一块钱还是塞回了妇人手中。

安全街的老篾匠

安全街的花店

2.豆瓣,是乡人的魂

除了上升街、横街子街、广东街几条街道,太平老街还有正街、文庙街、草市街等,与成都市区的几条街道同名,这足以证明太平镇在过去的繁盛。从地势上看,上升街、横街子街在上,而正街、文庙街在下,后两条街道的居民也就更多些、生活气更重些。

日光强烈的午后,太平的人家都搬出了自家酱缸,这些酱缸比北方的要小得多,有些只是稍大一些的坛子,其中装着浓浓的豆瓣,盐分将豆瓣中的汁水析出,又在阳光与风的双重作用下渐渐蒸发,发酵出更浓郁的风味。为了避免阳光直射、日晒过强,农人还要用纱布为酱缸做一把小伞,煞是可爱。

日光强烈的午后,太平的人家都搬出了自家酱缸,为了避免阳光直射日晒过强,农人用纱布为酱缸做了一把小伞。

胡豆和海椒则一道晒出,搭在铺着竹席的条凳上,直到晒翘了,一并宰碎混入豆瓣中……是的,对于海椒,四川人一定要用“宰”这个字,而不是切、剁、捣、舂或是别的什么字。仿佛川人与海椒有着血海深仇,必置之死地而后快,且绝不留全尸。

在四川,我始终好奇一个问题,为什么街上几乎没有卖泡菜的铺子?在北方,酱园、咸菜房比比皆是。有人曾向我解释,也许是因为四川家家户户都会做泡菜,自然也就无需到街上买了。豆瓣酱同样如此,为何却能风靡各地?难道仅仅是因为豆瓣酱的制作难度要稍大于泡菜?事实上,过去成都有许多酱园字号,如天生、大通、合益、正新、生生等,然而无一例外,它们全部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文庙街,乡人晒出的海椒

文庙街的文庙无处可寻,只余一群老翁,太平镇的老年大学与老年活动中心都在这条街上。在文翁街与上升街之间,有一座小小的烈士陵园,四四方方,其中祭奠着两位在太平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由于烈士的遗体数年前迁至煎茶镇,陵园已是半荒废了,杂草丛生。

文庙街与上升街之间的烈士陵园

正街的老人

3.观音寺:暮鼓晨钟出云来

小小的乡坝头,黑瓦灰墙、土坯泥筑间突然蹿出一座飞檐四举、神采奕奕的山门,自然叫人生奇。太平古镇是青灰、土黄、苔绿交织的世界,最多再加几抹海椒的艳红,而观音寺,为它增添了斑斓的五彩颜色。

此地并无名山大川,也无神通人物,观音寺却一点儿不似乡村里的庙子。山门高大宏伟,斗角层层叠叠,气势、华彩丝毫不输一座楼阁,墙上还绘着两幅巨大的壁画,哼哈二将充当门神分立左右。

据说观音寺始建于明代,但它的历史,寺里寺外,已无一人能够讲清了。文革期间,观音寺几乎遭遇灭顶之灾,到了八十年代,镇上的人集资重修观音寺,捐赠明细在大殿的房梁、后院的石碑上有清晰记录。重建的观音寺,有二进院落,三重大殿,两侧还建有供僧人、居士生活的起居室,后院的十一亩土地,寺院本打算修建讲经堂,但迟迟未动工,便租给外人用作菜园了。

观音寺山门,飞檐四举、神采奕奕。

观音寺,重修后有二进院落、三重大殿,另外还建有厨房、起居室等,后院有一菜园。

观音寺宏大而幽静,庙中却只有三位出家人,不过有居士常年在此修行,使得寺庙不至于太过冷清。居士们大都是老嬢嬢,年纪几乎都在八十岁上下,她们乐观、热情,谈吐风趣,即使是说教,也总带着修行人独有的豁达与幽默。嬢嬢们在一起,似乎就是一群“老小孩”,总是要将寺里的老师父“洗涮”一番。

观音寺中修行的居士

寺中豢养了一只猫儿,有着全世界猫儿通用的名字:咪咪。寺里的人收养回来,并未给它起过名字,只是所有的人都这样唤它,它自然也就无法抗拒了。咪咪丝毫不怕人,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时间中,它都在酣睡,书桌、车底、香案……寺里处处都是它的温床,即使有人很不识趣地去逗它,咪咪也毫不理睬,继续闷头大睡。

观音寺中豢养的猫儿:咪咪

4.雾山深处,古镇渐远

太平古镇的街道都不长,顺着上升街与正街向北,古镇被庆西门街一分为二。古镇的老街,大都在庆西门街的南面,北面是一条紫庆街,这条街道指向远山的深处,古镇亦在这里渐渐模糊。

紫庆街

在紫庆街上走不远,老屋在身后渐渐消失,两旁不断出现二层小楼,超市、餐厅也多起来,我又回到了一个现代化城镇,百年似乎倥偬而过。

再向前走,眼前出现山峦、湖泊,远山深处的人家在迷雾中若隐若现,这又是另外一处桃源了……

太平古镇旁的远山

//////////


如何到达?

1. 太平镇到成都市中心的直线距离在三十公里左右,开车前往行程预计在一小时以内。

2. 太平镇距离兴隆湖、成都科学城仅十公里左右,可以乘坐地铁到达一号线南延线任一站点打车前往。

3. 另外,华阳客运站有发往太平车站的公交,行程在一小时左右。

一些建议

1. 太平镇不是旅游景区,也无相应旅游规划,古镇保留了一部分历史街区,适合漫步。走完几条街区,只需一两个小时,镇上有茶馆可以歇脚。

2. 镇上有许多餐馆,餐饮方面无需担心。如有兴趣,可以在观音寺内体验素斋。山上也有一些农家乐与风味餐馆。

3. 太平镇是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夏季盛产桃、枇杷、葡萄等,价格比成都市区低很多,可以直接上山找果农购买,也可以在太平镇农贸市场购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6175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