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丰田和比亚迪建立合资公司的消息,让双方沉寂了近四个月的合作终于有了新起点。
很多人会觉得两家车企是由一对冤家变成了朋友,毕竟最开始比亚迪F0是靠山寨丰田花冠入市,后来比亚迪靠自主创新和研发打进主流市场,如今还和丰田联手起家,这波操作相信也能成为自主品牌的一个新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丰田和比亚迪的合作会是基于纯电动车的研发而展开,双方会在2020年成立合资公司,其中各自出资50%,比亚迪提供现有的电动车平台技术和零部件,而丰田则提供品控和安全控制标准等等,最终产品将会以丰田品牌进行售卖。
虽然最终流入市场的车型会是挂丰田logo,但比亚迪表示这种“开放式创新”会带来更高的开发效率和资源共享。按照这种说法,比亚迪和丰田的合作将会有别于广汽、一汽和丰田的合作,两者极有可能会是以互补互助的方式来研发产品。
当然,很多人都想知道丰田和比亚迪合作,它们彼此图的是些什么,按照目前我们所知的各自擅长的领域来看,比亚迪拥有比较出色的三电技术(电池、电机和电控),旗下还有全新开发的e平台作为基础,而丰田则有成熟的混动系统和氢燃料技术,在车辆品控方面也有着高度成熟的标准。
两者如果各取所需来研发车型,新车想必会很有看点。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它们各自与品牌合作的历史,看看它们在品牌合作上都出过哪些招数。
并不如意的联姻:比亚迪&戴姆勒
比亚迪和国外品牌合资造电动车其实早有先例,早在2012年3月份,比亚迪和戴姆勒发布了全新合资品牌——腾势,两家车企在三电技术和造车工艺平台等形成互补,但最终出来的腾势电动车却无人问津...
腾势卖不动的最大原因还是要归结于它的价格过高,虽说比亚迪是亲民品牌,但戴姆勒可是世界级豪华车巨头,两者合作研发的产品定价太低,对不起,戴姆勒不同意,定价太高更不符合作为一辆普通电动车的身份,腾势也就只能打着30万左右的价格进入市场,这个价格放在六七年前或许会有市场,但到了2019年电动车遍地开花的今天,腾势能活到现在也算是奇迹了。
丰田作为世界级汽车巨头,过往与很多汽车品牌都有合作。
技术共享、新能源车合作:丰田&宝马
丰田和宝马的合作可能不少人会停留在复活牛魔王Supra项目中,目前新Supra已经面世,新车可以简单粗暴理解为Z4的换标换壳版,具体技术共享咱们就不过多分析。
而早在2012年,丰田和宝马就曾以构建新一代环保车型技术签订了长期备忘录,其中包括有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共同研究。当然,最终的研发成果也体现在了双方品牌旗下的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在这次合作中,丰田借助宝马的柴油发动机以振兴在欧洲市场,而宝马借助丰田的混动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双方可以说是各取所需。
电动车技术合作:丰田&马自达
丰田和马自达的合作早在四年前就开始了,到了2017年,双方也正式开展了电动车合作项目,新的合资公司名为EV C.A. Spirit,工厂选址定在美国,预计将在2021年正式投产,预期年产量也定在了30万辆。
也有人会纳闷,马自达这种固执型技术宅为什么突然想抱团造电动车了呢?其实内在原因大部分都懂,丰田看中了马自达这套高效能的创驰蓝天发动机,而马自达啥都不缺,就缺钱...这种PY交易,从丰田和马自达两位领导的合照中就暴露了真相。
跑车、电动车合作:丰田&斯巴鲁
丰田和斯巴鲁的合作始终绕不开两辆平民轿跑——丰田86和斯巴鲁BRZ,虽说两者只是换壳的区别,但这款车代表着两个车企的结晶:丰田负责底盘调教和外形设计,斯巴鲁负责车架和动力总成,总体技术层面上由斯巴鲁把控。凭借不错的动力和操控性能,丰田86、斯巴鲁BRZ也被车迷称为一代漂移神车。
另一方面,目前丰田和斯巴鲁已经有计划开发下一代86和BRZ,未来双方还会在电动车市场加强合作——推出全新造车平台“e-TNGA”,顾名思义这个平台会类似丰田的TNGA架构,以丰田的电气化技术结合斯巴鲁的四驱技术,在电动车领域也会有更大的建树。
小型车、环保项目合作:丰田&铃木
过往丰田和铃木的合作有不少传闻,包括自动驾驶、新能源车、微型车等等,但目前能看到成果的,就是它们在非洲和印度市场投放的小型车。除此之外,丰田和铃木还在印度成立的汽车拆解回收公司,而这个举措也是丰田和铃木扩大印度市场的重要一步。
写在最后:
丰田此前与多家车企合作,与比亚迪这次也只是冰山一角,也许在比亚迪看来,与丰田合作史为了得到更好的车辆品质,而对于丰田来看,选择比亚迪也是肯定了它在电动车领域的建树,在为实现2025年550万辆新能源车的销量目标上寻求得力帮手。既然大家都是各取所需,谁坑谁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33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