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乐山卧佛,是巧合还是人为?

乐山卧佛,是巧合还是人为?

站在一个点放眼望去,远处真真切切地呈现出一尊卧佛像。可是当你挪动站点,其他任何一处观赏的效果都不是最好,或是看上去身首异处;或是佛头不清;或是佛身不全。再回头看那个恰巧的点,你还以为是纯属巧合吗?

或是佛身不全。再回头看那个恰巧的点,你还以为是纯属巧合吗?

偶然回首,卧佛就在眼光处

巴蜀之地,物产丰富,景色秀丽,每年吸引着不计其数的游人。来四川旅游,乐山大佛是不得不看的一个重点景观。游人观看了雄奇壮观的乐山大佛与大佛近处合影留念之余,往往喜欢到一个称为“福全门”的地方,远远地再一次留影纪念。“福全门”这个地方有什么特殊之处呢?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万千游客呢?

潘鸿忠是广东省顺德县(今顺德区)冲鹤乡的一位60多岁的普通老人。1989年5月11日,老人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梦寐已久的四川乐山,饱览了乐山大佛的神奇风采。观光疲惫之后,老人乘兴乘船而归。游船途经“福全门”时,老人陶醉在美景中,回首对岸古塔、大佛,情不自禁举起手中的相机,拍了一张风景照作为留念。10余日后,返回家乡的潘老人与亲友分享旅行照片,发现一张照片中背景山形甚为奇特。这座山活似一个仰卧下来的巨人。老人非常高兴,忙把照片复印多份寄给亲朋好友。没想到这张照片竟出了名,后被交给了有关专家。

经专家认定,照片中如卧佛形态的山是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联襟组成的。乌尤山宛若佛头,凌云山状似佛身,龟城山好像佛脚,形态惟妙惟肖。在向潘鸿忠老人询问了照片的拍摄地点后,四川省文化厅组织了一支探险队,立即前往“福全门”一地进行求证。

这一切是巧合吗

随着卧佛的发现,“福全门”名声大振,人只有位于此处,才可以清楚地观看到巨佛身形。站到别的地方,这座卧佛便不是肢体残缺,就是佛头不清。再加上“福”与“佛”谐音,人们不禁想,是不是先人早已发现此处的绝世奇景,才故意隐藏“玄机”,用“福”来暗示“佛”?

在“福全门”远眺卧佛,人们无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倾倒。乌尤山上的石头、绿荫以及偶然现出的人工建筑,刚好“扭”成了巨佛弯弯曲曲的头发。山的轮廓宛若雕刻一般形成了巨佛的前额、鼻梁、嘴唇、下颚,甚至那卷曲的眉毛。凌云山构成的巨佛的身躯有浑圆的腰背和宽厚的胸膛,惟妙惟肖,极具曲线之美。龟城山形成的佛脚不仅形象逼真,还宛如蕴含着神力。

乐山大佛体态雍容、比例匀称,与峨眉山遥相呼应。

乐山卧佛这细腻的形象足以令人为大自然的神力震颤,偏偏在巨佛的胸前还耸立着鼎鼎大名的乐山大佛雕像。难道这也是巧合吗?

在卧佛佛头处的乌尤山里,有一座唐代始建的千年古寺。据说建寺的僧人曾立下一个严苛的规定,禁止任何人砍伐乌尤山的草木,挪动乌尤山的山石。而寺中诸僧千年来也都严守寺规,并自觉地充当起乌尤山的保护者。因此,乌尤山虽历经千年但形貌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乌尤”为梵语,指观音菩萨的化身,是否唐代僧人即用“乌尤”暗指“佛头”,否则为何立下不许改动乌尤山形貌的法规?或者,这又是一个奇异的巧合?

乐山卧佛,巧合连连,更令人惊讶的是,至今无论是在官方的史书典籍里,还是在民间的文字故事中,人们都没有发现有关乐山卧佛的记载。因此,这连连的“巧合”还只能作为谈资,徒增乐山卧佛的神秘,吸引人们的无限好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402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