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只要你拥有一颗安静的心,就可以发现很多生活的美和顿悟很多人生哲理。梵净山就是这样一个让你安静下来的地方,轻松地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让你暂时忘记世间繁华的地方。最简单的旅行是毋须周详计划,就这样随意去行走;不要什么理由,就这样闲走着看风景如画。
傍晚时分,通往梵净山山门公路上来往的车辆和人都很少,而我和覃师傅就是这样走在公路上,走着看周边的景色,听潺潺的流水声。这一切对于已经在这个地方呆了一年多的覃师傅来说,一切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而对于我这个刚刚来到梵净山的人来说,却是如此新鲜,内心总会为之而激动。河流和公路两边有很多高大的树木,其中我发现了很多是三角枫,待秋天气温骤降起霜的时候,将会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红火的枫叶、清澈的溪水和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构成了一幅童话般美景。不知道那个时候,我还会不会在这里?
走着、走着很快就到了梵净山景区山门前的梵街商业区,一大堆各种各样的房子,毫无规划、毫无风格的挤在一块,甚至很多已经成为了烂尾楼,让梵净山这个令许多人向往的风景区,成为了国内为数不多连景区大门都不好找的地方。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凸显了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问题上的短见和缺乏专业。一味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必将会接受市场的无情惩罚。旅游风景区的开发问题上,一定要有要“筑巢引凤”的观念,有了好环境,才能够引来远方的客人,以观光旅游为主导,带旺多层次旅游经济的发展。对于生态好的风景区一定先保护,后有序发展,适当时候还要控制人流量,以免对于自然的生态构成威胁。
穿过一堆烂尾楼,就走到了通往栖溪酒店的风雨桥上,廊桥建得很美,是哪种典型带盖子的桥,在上面走过感觉是在庭院的走廊走过。桥上时不时有人走过,有人停留。而我们则停在桥上不停的地拍照,在不同的角度去拍这个美丽的桥,拍烟雾笼罩的河流,拍河两岸的树木、拍对面灯火初上的酒店。覃师傅也是一个爱美的人,希望我用镜头把他似水年华定格在这片美丽的风景里。自己也趁机让他帮我拍了几张照片,记录下曾经在这美丽桥上走过。在时光故事里,每个人都敌不过岁月,总会慢慢的老去。当老去那一天,回过头来看今天这些照片,不知道心里会有何感想呢?
栖溪酒店是梵净山风景区为数不多的高端酒店,建在溪流边小地块上,与周边的环境很好融合,门前建有亲水站台和露天茶座,供人休息喝茶,当然也可以在这里发呆。而旁边的草坪上有好几头彩色牛的雕塑,牛是农民耕种不可缺少的伙伴,但对于很多民族来说还是图腾的标志,而对于这个地方的土家族和侗族这些少数民族来说是不是也是如此?也或是酒店的拥有者或设计者,对于牛,有着一种独特感情呢?
人内心安静,世界才会跟着你安静下来。对于我来说,喜欢在这里找一个靠河边桌子坐下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把自己融入到这样的景色里面,安静的享受这样静谧的时光。站在木栏杆前,看横跨在河上的风雨桥桥,七彩的灯光装扮下,倒影在水里的桥,是另外一种美。
随着桥上的灯亮起,来来往往的人也越来越少,有一对男女从酒店里走出来,下到河里去洗澡,男的脱光衣服,穿着泳裤在河里尽情的玩水,美丽的女人的则羞羞答答不好意思下水,在男的催促下才穿着连衣裙下河玩水,白色的连衣裙,披肩秀发,走入河中,夜色下特别美。不过如果在桥上不经意走过,胆小的人,可能误会以为河里有一个白衣飘飘的女鬼呢。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只有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候,才会回归到人的本性
朦胧的夜色中,河边清爽的微风吹来,心中有一股清新的味道,也让人感到一丝丝微凉。才知道时间不早了,原来覃师傅说带我沿着山边的路走下去,但是我走到里面一看,基本上没有行人走的路,害怕夜里路上有蛇,所以还是选择原路返回。
其实,凡事都是相对的吧。喜欢安静,其实这仅仅是此时此刻的我吧,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厌倦这样风景,回到灯火辉煌的城市。从现实社会的人性来说,都是喜欢热闹的,喜欢鲜花和掌声。
试问有多少人会愿意留在一个地方,一生为一片风景,而去忍受寂寞和孤独呢?更多的时候,我们都在扮演着既渴望拥有又害怕走入的角色,对于他乡的风景,我们更多都只是过客匆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70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