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风雨中的人性,这才是我们的灾难片
原创 | 吃瓜趣个谈
图片 |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这个国庆档可谓是大片云集,不管是《攀登者》还是《我和我的祖国》,亦或者《中国机长》每一部电影都广受好评,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中国机长》这部电影。小编一开始对它关注,除了这部电影描述的事件本身以外,演员阵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张涵予、袁泉两位自然不用多说,绝对是妥妥的演技派。当看到副机长和第二机长分别是欧豪与杜江,乘务组中还有李沁和张天爱的时候,我就觉得不管电影本身如何,都一定要去看一看,虽然这个理由看起来很肤浅,但不得不承认,演员阵容对电影票房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这部电影描述的是一个真是的案例,相信之前也有很多人关注过这个事件,小编当然也不例外,因此在影院里看片子的时候,并没有很紧张。整部电影走的线路其实是比较常见的:开头轻快愉悦,中途急转直下,推入高潮,经过波澜,最终圆满结局。一方面表现机组在乘客面前的沉稳、训练有素,另一方面表现他们在生活中也是有血有肉、有所脆弱的普通人,从而在他们身上看到平凡人的闪光点。
今天小编就说几个让我非常难忘的情节吧。第一个情节,登机之前的准备工作。机长组提到的航图、气象图等信息为后续的情节做下铺垫。乘务组检查机舱情况核对各项安全措施。虽然都是比较小的几个点,但是深切的反映了每一架航班起飞前机组人员都仔细核对过各项事宜,力保飞行圆满成功。片头刘机长在水中憋气三分钟,正是这来之不易的三分钟,让他在风挡破裂的最初阶段,在缺氧的情况下,稳住了飞机,坚持到梁栋的到来。
第二个情节,第二机长梁栋从机舱顶着狂风进入驾驶舱的镜头。当时机舱处于刚刚释压状态,狂风,缺氧,低压,甚至很多的乘客都还来不及戴上氧气面罩。梁栋当时顶着狂风,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向驾驶舱前进。他的向前,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一路上数双手用力推着他,才得以一步一步的往前。到头等舱距离驾驶舱仅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一声“男姐”,是对毕男的信任和托付,他相信毕男会拉住他,把他送进驾驶舱。
第三个情节,李沁饰演的周雅文在释压的一瞬间摔在机舱顶,随后又重重的落在地上,陷入短暂的昏迷。毕男通过广播呼叫数遍无果。所有人的声音中都带上了哭腔,周雅文巍颤颤的拇指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接着,好像是接力一样,拇指一个接着一个传到前舱,传到毕男的眼里。那一刻我真的热泪盈眶了。周雅文用力的按下了餐车的固定按钮,跌跌撞撞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拉下氧气面罩,回道:五号,在位。
或许这些情节,有很大的影视化成分,但是,我相信在真实的情况下,他们也一定是像影片中一样,坚韧挺拔的让所有人都能放心。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四川航空特情事件需要被拍成电影,用一种更加容易被接受的方式传播给更多人知道的原因。不光是给现在更多的人知道,更是留给以后的很多很多人知道,曾经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值得被大家都知道。
这些都是小编个人的一些观影看法,也可能有一些没有那么专业,或者点评的不是特别到位,也希望大家见谅。不过在影片很多的细节中,我们真的可以看到在遇到灾难时机组人员的兢兢业业、沉稳专注,也能看到剧组人员为了拍好整部电影付出的心力。中国民航近十年重大事故率是同期世界水平的十二分之一,我们应该为身在这样的国家,拥有这样优秀的民航而感到幸福和自豪,以及感恩。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和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15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