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又双叒叕变长了!
8月24日,抖音总经理支颖宣布,“为了给创作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载体,抖音将逐步开放15分钟的视频发布能力”。这又让视频领域多了几层想象空间。
事实上,诞生之初的抖音紧扣“短平快”,用户通过平台只能发布时长小于等于15秒的内容。而进入2019年3月,抖音向知识类创作者开放了5分钟的录制时长;仅仅一个月后,又全面向用户开放录制1分钟视频的权限。
“短视频越变越长”,不论是平台创作者还是内容围观者,都有类似的直观感受。
1 短变长、长变短,视频平台一场混战
在“短视频越变越长”这场竞争中,抖音绝非“孤军奋战”。
作为最早进入短视频领域的力量之一,快手的录制时长也在不知不觉发生着变化。早期,快手默认的录制时长是11秒,多次点击录制键则可以录制57秒的视频,而通过快影剪辑或者复制视频到快手文件夹的方式,用户则可以上传时长超过1分钟的视频。
在这一过程中,后两者被认为是快手的隐藏功能,只有资深用户才可以发掘。但不容否认的是,从11秒到57秒再到超过1分钟的进阶,也恰恰映证了“短视频越来越长”这一事实。
此外有消息称,快手正在小范围内测长视频功能,时长在57秒到10分钟之间。尽管目前这一功能仅供部分用户体验,但后期很有可能大范围放开。
一方面,“短视频越变越长”引发的争夺战处于如火如荼的胶着状态;另一方面,本就被短视频分走一部分用户的长视频平台也没闲着,“长视频越变越短”成为优爱腾等平台的新打法。
譬如受到短视频的启发,爱奇艺于去年11月底上线了第一部微网剧《生活对我下手了》,用户只需要轻轻滑动屏幕即可以进入下一集剧情。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部剧单集时长只有3至4分钟,凭借不一样的观感被网友称为“2018年最佳下饭神剧”,豆瓣评分7.0分,这一成绩甚至高于许多传统网剧。
此外,腾讯视频还联合旗下Yoo视频特别上线了竖屏频道,上线了《我的二货男友》《声声慢》《下课后等我》等数十部竖屏微网剧。
微剧之外,这些长视频玩家还解锁了微综艺玩法:腾讯视频推出由张蓝心发起的心理解读节目《催眠大师》;微综艺《一起读书》也出现在芒果TV的待播片单中……
从“短视频变长”到“长视频变短”,不难看出,视频领域的竞争并没有“长短”之分,更像是一场突破“长短”界限的混战。
2 由短变长,所为几何?
同样是在抖音创作者大会上,抖音官方第一次公布了平台上27个日均播放量超一亿的内容领域。其中,生活记录类内容占比高达21%,是抖音平台上最受欢迎的内容领域;政务、明星、记录、户外等垂直领域表现突出;时事新闻、文化教育、科技、美食则是成长最为迅速的垂直类板块。
短视频体量的增加,不仅使得用户对生活的记录更加深入、更富细节,也让抖音在时事新闻、文化教育、科技这些垂直领域有了持续发力的可能。
此前,抖音平台与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DOU知计划”,向符合条件的科普内容创作者开放5分钟长视频权限,进一步提高科普知识的普及度和接受度。
抖音账号@NHCC全球探险的运营负责人段煦介绍,“5分钟的抖音知识增容行动为NHCC全球探险等类似机构提供了更多的科普表达空间。”这也被视为抖音平台突破短视频时长限制,助力优质内容生产的有益尝试。如今,短视频制作时长进一步开放,诸如英语学习、软件学习等一些提供知识,传授技能的实用性内容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随着短视频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平台之间竞争激烈。数据显示,2019上半年,抖音、快手重合用户规模相较于2018年翻番到1.6亿。如果说“即看即走”的15秒内容需要不断给予用户新鲜感的刺激,那用户的留存沉淀也成为短视频平台时下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样看来,有内容、能共鸣的长视频更加有助于抖音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观看需求,提升用户粘性。
譬如,2018年Vlog开始流行起来,不少明星和网红也跟随潮流入驻抖音发布记录生活,分享点滴的Vlog视频。但由于时长的限制,很多Vlogger只能在抖音发布视频的节选,再引导粉丝去西瓜视频、B站等其他平台观看完整版,这就使得抖音出现了用户粘性不够的问题。此次延长视频时限,一定程度上为争夺用户的注意力创造了条件,也为之后创新营销方式,进而实现流量变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 逃不开的内容为王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处长、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晓红认为,短视频带来了“人人可为,随处可见,随时可用”的全新传播形态,成为人们的社交语言,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和交流。同时,短视频也带来了全新的社会活动形态。“每一条视频都是对生活的微观记录,而海量的微内容在更广阔的层次上,展现了社会的样貌、时代的情绪。”
我们必须承认“人人参与,互动传播”是短视频的魅力所在,因而对于抖音再次尝试开放长视频制作权限,不少人持怀疑态度。有些用户就表示:“15分钟的短视频还是抖音吗?有些视频1分钟都忍不了。”
毫无疑问,5到10分钟的视频时长已不符合大部分受众碎片化时间的放松需求,这类视频的目标对象是谁?如何长时间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让用户不满足于十几秒,而是不知不觉地观看十几分钟,这无疑对视频内容的创作功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一个小创意,一段朴素的生活记录就可以支撑起十几秒的短视频,十几分钟的长视频对于内容故事、 场景安排、拍摄剪辑的要求则近乎专业水准。长视频权限的开放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内容制作的门槛,促使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内容生态趋向专业化、精品化,这将会抑制部分UGC内容的生产,PGC类型的内容生产则会增多。
如今,短视频平台先后入局长视频,而优爱腾等视频网站则纷纷“瘦身”,短剧、微综层出不穷。这背后都是视频平台为抢占市场,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所做的布局。无论是短视频平台还是长视频平台都在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平台之间拼的不是视频时间长短,优质内容才是 “必杀器”。
-END-
作者丨成宇宁 金子
编辑丨桦语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7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