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再读《脾胃论》(一)

再读《脾胃论》(一)

从事40多内科工作,现在闲多了,跟学生讲得也多,嘱咐他们重读脾胃论,我自己也看一下。天天读的不读,慢慢来。

《五脏别论》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这段主要是回顾《素问》里五脏论述中的一段。说的是脏腑的关系,脏满而腑泻。内经认为,胃、大肠、小肠、三焦和膀胱属于腑,是传化的地方,打比方,就是运输的作用吧,食物水谷包括气都不能在这些地方停留,否则就会出问题。临床所见的胀满、嗝逆、多气都属于腑实的表现。此时病多浅,治以调气为要。

五脏为肝、心、脾、肺、肾。五脏是要“满”,要藏精气不能泻。如果精气泻,人就会困境、乏力,没有精气神。

脾胃的虚实关系,可以说是我们调养脾胃的总纲。吃饭7、8分饱,不让胃过实,调节情绪,不让气碍着大肠小肠的传化,津液的布输。水谷精微藏入脾,糟粕泻于肠,食化有时,脾胃俱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9108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