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苏州园林好,谁知无锡更美妙。这句打油诗是我在无锡游览时所作,苏州园林的确冠绝天下,可我看过最好的一个园林却是在无锡,这便是寄畅园。
寄畅园位于无锡西部的惠山古镇内,地势较偏,游人较少,给予了其娴静安详的先天条件。比起拙政园等园林,寄畅园的名气似乎要小上许多,可它却是江南四大园林之一,是乾隆皇帝最爱的园林。
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十二次巡游江南,每次都必游寄畅园,其中乾隆皇帝喜爱有加,写诗称赞到:“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秦园便是寄畅园。
可能是太过喜爱,乾隆皇帝在返程之时拿走了设计图,在北京复建了座“惠山园”,格局和面貌完全照搬,这也是颐和园中谐趣园的前身。
寄畅园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主人秦金原是南京兵部尚书,位高权重,是位不差钱的主,他将此地修整一番,命名为“凤谷山庄”。
秦金死后,园林传给了家人,到了万历时期,主人为湖广巡抚秦燿,他因解职回家郁闷不得志,便寄情于山水中,将寄畅园重新修缮并取王羲之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为名。
或许正是有这一番渊源,寄畅园才给人一种脱离于世俗的禅意美感。园林大门很普通,屋檐上爬满了绿藤,仿佛是森林里中的绿色小屋,在此静候游人的到来。
迈步进入,目及之处皆是绿色,甚至是唯一的色彩。水是绿的,草是绿的,树也是绿的,几百年的樟树气如龙蟠、树姿雄奇,有着化石一般的古朴。若不是若隐若现的走廊亭阁,真如同置身于原始森林。
江南园林擅长藏景和借景,以达到“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的美妙,这一点寄畅园简直做到了满分。
园区内古树参天,竹影婆娑,流水潺潺,叠石错落,分明是一幅淡雅水墨画。每走几步便有巨大假山相隔,阻挡了视野,将风景限制于眼前的空间,此谓之藏。
环视四周,置石有序,堆石成洞,松风袅袅,引水造声,又谓之借。一借一藏,一实一虚,将整个自然山水浓缩于院落之内。
古人评价寄畅园“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这些特点同江南文人的性情相符,景中有画,画中有诗,每处角落都自成一景,可如画,可写诗。
寄畅园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叠石流瀑,构成园林主景。最精妙的便是八音涧,这是条人造溪流,长36米,短小却奇妙无比,一路黄石相伴,通过自然落差发出八种不同的叮咚声,动听悦耳。
知鱼槛是另一个典范,这是观赏鱼儿在池水中嬉戏之地,来源于《庄子·秋水》篇。池水不大,翠绿逼人,金鱼在水中摇曳,再配以石桥点缀,真是诗意万千。
此时倚栏而坐,凭栏远望,满园佳色映入眼帘,再配一杯粗茶淡酒,仕途中的那些不如意又算得了什么呢?
园林位于惠山古镇内,这是一座免费古镇,只不过寄畅园另收门票。我在此待了许久,全程只有我一人,于是暂且忘记游客身份,把自己当成主人,尽情欣赏起来。
地址:江苏无锡惠山古镇内
交通:乘坐4路、15路公交到惠山站下,在古镇内步行十几分钟抵达。
全国各大城市的免费景点都在这里哦,关注作者:林清鹿,即可收入囊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86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