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关于科比-布莱恩特、关于曼巴精神、关于总冠军的意志

关于科比-布莱恩特、关于曼巴精神、关于总冠军的意志

关于科比-布莱恩特,关于曼巴精神,关于总冠军的意志

科比-布莱恩特,至少对于这个时代的球迷们来讲,仍然还是他们潜意识海洋中最雄壮最威武的巨舰,仍然是他们印象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科比-布莱恩特,给球迷们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回忆,留下了太多的巅峰时刻。

今天,是科比-布莱恩特41岁的生日,距离科比-布莱恩特离开联盟,也已经有1226天,事实上他似乎就像永远没有离开一样,他依然会以新的角色出现在球迷们的眼前,可能是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可能是在自己新书的签售会上,也可能是在自己的8号&24号球衣退役仪式上,太多的场景,依然为我们留存着科比的消息,只是,曾经那个在球场上,无所不能,视得分如探囊取物的科比,不会再次出现了。

那个超级得分手的科比,不会再次出现,不是从2016年的4月14日开始,而大概是从2013年的4月13日开始的。

那个日期,是科比跟腱断裂的日期,是无数球迷心碎的日期,更是科比巅峰正式开始滑落的日期。

12-13赛季的湖人,处于动荡之中,但是夺冠的核心阵容已经极度老化,老化的阵容迎来了伤病缠身的霍华德,以及巅峰尾巴的纳什,银河巨舰的组建,在还没有真正在大洋上叱咤风云的时候,就因为尾翼的破损失去了动力。

而科比,是那艘巨舰最后的动力源,他支撑着这艘船勉强开动,并试图跟上大洋的流动脉络,但最后船只跟上了洋流,科比却献祭了自己,献祭了自己的跟腱。

那一年的科比,依然还能场均得到27.3分5.6篮板以及6.0的助攻,这依然是人们印象中的科比,那个站在联盟顶峰的科比,但是那时的他,已经是35岁了。

35岁的年纪,科比依然能够贡献这些力量,但是他的身体的负担是在一点点加重的,最终依然如年轻时一般固执和倔强的科比,虽然拼尽全力将那支湖人带进了季后赛,但付出的代价,却太过惨重了些。

实际上在那场跟腱断裂对阵勇士队的比赛中,科比已经三度受伤,有膝盖的对撞,也有脚踝的扭伤等等,但轻伤不下火线原本就是他精神意志中的一部分,连手指脱臼都能直接让理疗师直接掰直然后重回比赛,那继续坚持的这个决定,对于科比来讲根本不需要任何的犹豫。

于是,那次突破,那次倒地,那次触摸以及那两次罚球,成为了那个超级得分手科比最后的呈现,他在跟腱断裂之后依然坚持回到赛场两次罚球命中的场景,至今令人震撼,令人瞠目结舌。

那就是科比了,典型的、有人热爱有人憎恨的科比了,科比自己也说过“有多少人爱我,就有多少人恨我”,他并不是一个大众偶像,喜欢的人为他所倾倒,憎恨他的人,则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但这并不影响科比,继续去呈现自己的伟大,不影响科比继续在任何一个对手的头顶上拔起强投,命中三分,然后面无表情地回防。

科比自己也把自己的行为意志精神的整合,成为了曼巴精神,一个很有意思的称谓。

黑曼巴是非洲草原上毒性最烈的一种蛇,科比把自己理解的曼巴精神,解读为passionate、obsessive、relentless、resilient、fearless,热情,执着,严厉,回击和无惧,这五个关键词就是曼巴精神的内涵所在。

热爱甚至至爱、执着甚至偏执、严厉到苛刻、回击到痛击、无惧到超越自己的恐惧,这就是科比对于自己的解读。

事实上,从他留下的一些故事来看,这些描述准确到位甚至没有太多的偏差,如同他这样的人物,依然能够反省自己认知自己到这种程度,这也算是一个令人钦佩的事实。

关于曼巴精神的大部分定义,都基本延续到了科比的训练之中,而那个著名的“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大概就是曼巴精神最好的诠释了。

实际上这种对于训练的专注甚至是苛刻,从科比的新秀时期,从他以一个18岁的高中生进入联盟开始就已经有了。

1997年时,科比的第一年他还只是球队替补的角色,那时的联盟当然也不是现如今三分盛行的状况,而科比的三分早期也只是一般,尤其是相对于投手而言。

而当时湖人队的霍里,布莱恩-肖、米奇-里奇蒙德以及科特-兰比斯,每天都会进行三分大赛的训练,互相比试谁的三分更准。

霍里自己回忆道当时的科比时,说道:“科比每次都会在三分比赛中输掉,第二天我们去球场训练的时候,发现科比已经在那里练习三分了,当然我们每个人还会击败他,但难以置信的是科比永远不会停止训练,几个月后,他终于赢了我们所有人,这就是他得到总冠军的原因,因为他的不服输精神和强迫症式的练习。”

科比仅仅用了赛季中间的时间,就完成了对于队内射手们的超越,哪怕这其实在赛场上并不一定能够表现得出来,但是就对于胜负这件事情的执着上,科比的精神意志是绝对高昂的。

杰拉德-亨德森,是2009年首轮12顺位的一个新秀,他的整个生涯也只持续了8年,这并不是一个能够被所有人记住的角色,只是他曾经提供的一个关于科比的小故事,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亨德森新秀赛季某场比赛的赛前,他曾经来到球场上提前训练,当然,习惯早到球馆进行热身的科比也在。

而在那短短的训练过程中,科比仅仅凭借几次投篮,就察觉出了当天篮筐的高度有些问题,科比觉得篮筐比平时低了四分之一英寸,而后他笃定地找来了检修人员进行检查,经过测量,最终确实是篮筐的高度出了问题,而调整的尺寸,正好是四分之一英寸,而这,只是科比-布莱恩特通过投篮的感觉预估出来的结果。

还有08年的奥运会前,美国队在拉斯维加斯进行集训时,当克里斯-波什和韦德等人早上8点钟来到训练营进行投篮热身的时候,科比已经是浑身湿透汗如雨下,然后膝盖敷着冰块开始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了。

科比当年受伤时,依然坚持着第一个到达健身房,甚至是右手打着固定架,用左手连续投篮和运球,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从刚刚进入联盟在季后赛连续三不沾那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鬼,到后来无论面对任何的防守,都能用最精妙的方式将球送入篮筐的杀神,这中间,科比的付出的努力,是常人意想不到的。

18岁就能进入NBA,这说明他的天赋才是球探们或者球队们最看重的地方,但只有这种品质,这种永远不会放弃、不服输、不畏惧的曼巴精神,才能真正让科比兑现他的天赋,才能让他最终站到了联盟的顶峰。

科比的《Muse》纪录片中,主持人曾经向他发问,如果你达不到球迷们对你的要求该怎么办?

科比没有任何犹豫然后回答:“不可能,他们对我的要求,不可能比我对自己的更高。”

这,就是科比-布莱恩特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709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