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a游戏的定义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属于老生常谈的话题。虽然moba游戏追根溯源,最早能从暴雪《星际争霸》中的自定义地图“Aeon Of Strife”聊起,但是被玩家广泛熟知,还是在拳头公司的《英雄联盟》发行以后。想当年《英雄联盟》上线之初,由于玩法酷似DOTA而引起热议,拳头官方也将其定性为“类DOTA游戏”,不过随后不久就改为了“moba”游戏。于是一个存在许久但对大部分玩家来说却又陌生的游戏类型,逐渐大众化。
究竟什么样的游戏才能叫做moba游戏?相信在大部分玩家心中,都有一个潜意识的固定答案“推塔啊!推塔游戏,就像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那样。”的确,提名的这两款游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moba游戏,但它们其实只是moba游戏概念中的冰山一角。之所以我们有这样的认知结果,是国内游戏环境和市场导向所趋势的。因为同类游戏大都知名度广,地位高,认同感强,自然而然就被贴上了“这就是moba游戏”的标签。
然而真正意义下的moba游戏,可不仅仅局限于“推塔”而已。先来看它的英文全称“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翻译过来即是“多人在线竞技”。这个名称中可全然没有提到过推塔的概念,反而似乎凡是符合“多人同时在线”、“竞技”特性的游戏都能被称之为moba游戏。于是国内外玩家关于moba最大的分歧点悄然诞生了。对于国外玩家和游戏厂商而言,moba游戏可从来都没局限在5v5、3v3,再加上推塔要素的概念中。
实际上,通常我们所理解的moba游戏,更倾向于“Dota-Like”的定义(名副其实的类Dota游戏)。它的确符合多人在线竞技的设定,但属于更细分的领域。这类“Dota-Like”游戏在国内发展成熟,由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和若干同样有“塔”概念的游戏所组成。正因为它设定成熟,所以有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试想想如果把Dota-Like游戏中的塔、野怪、小兵等设定随便移除一种,都会对游戏平衡产生巨大影响。
反观国外没有对moba游戏进行固定定义,模式也就更丰富了起来。简单举个例子,《守望先锋》在国内满打满算是FPS类游戏,很少有人明确指出它是一款moba游戏。实际上从角色设计到对战风格,《守望先锋》都完全契合多人在线竞技概念,因此它无疑是一款新型moba游戏。
无独有偶,目前在国内引起手游热潮的Supercell《荒野乱斗》,同样冠以moba游戏的定义。但是尝试过这款现象级游戏的玩家都清楚,无论是“荒野决斗”的吃鸡模式,还是“宝石争霸”的团队模式,《荒野乱斗》手游可完全没有“塔概念”哦。这款从芬兰手游巨头引进国内的游戏,正在悄然改变国内玩家对moba游戏的看法与认知。
以目前《荒野乱斗》的数据来看,它在国内完全有机会抛掉“现象级”游戏的定义,成为名副其实的全民moba手游。到那时,国内估计又会随之涌出许多没有“塔”定义的新型moba游戏,甚至会诞生同样主打“碎片化时间”的快节奏moba游戏。没办法,国内游戏厂商一贯喜欢“随大流”。
★关注游漫日记,御三家携手Steam,游戏资讯抢先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5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