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报》记者贺晓龙日前长文分析中国体育明星的个人命运,谈到了许多运动员的问题,也有一些爆料。
刚刚退役的张国伟,以及孙杨与宁泽涛都曾因商业利益与管理层发生过冲突,但几人的结局却完全不同,贺晓龙写道:“因个人竞技实力的差异遭遇了两个不同的结果,孙杨综艺上的呼呼呼,宁泽涛则一度连国家队门都进不去。”显然在贺晓龙看来,虽然张国伟、孙杨与宁泽涛都有商业利益问题,但孙杨明显是靠着成绩翻身的。张国伟、宁泽涛就惨了,尤其是宁泽涛,直接被废掉。
林丹为何不退役?普遍观点认为,林丹的坚持是因为商业利益,不过贺晓龙写道:“运动员在赞助商、广告代言那里挣的每一分钱都是靠自己辛苦的训练比赛获得的。像林丹、刘翔这种旗帜型的运动员,他只要为自己而战,肩上势必要背负巨大的商业利益,为什么很多人只看到钱而看不到他们对体育运动的付出和坚持呢。”这位记者看来,林丹不退役,如果被扣上了为商业利益坚持的污名化的大帽子,是不合适的。
贺晓龙还谈到了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队拿下15枚金牌。贺晓龙认为,15枚金牌是有水分的,因为当时东欧国家没有参赛,而当时男子体操是前苏联最强,举重老大是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如果都是最强阵容,李宁的成绩也不会这么出色。但是,贺晓龙也认为,中国两大看家强项乒乓球、羽毛球在鼎盛时期,可惜当时都不是奥运项目,并且评论李永波:“李永波这名毁誉参半的教练是那届奥运的最大获益者,要不是那届(1992年)奥运会的惨败,国家队总教练怎么也轮不到他头上。”
整体而言,《西安晚报》记者贺晓龙本文的观点就是“时代变迁下的个人命运”。简而言之,是“时势造英雄”。有网友总结得好:时也,运也,命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65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