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自英超联赛官方中文APP
还记得曼联上一次输球是什么时候吗?今年1月22日,英超第24轮,主场0-2不敌伯恩利。从那时起,红魔已经豪取各项赛事的11场不败,追平索尔斯克亚执教以来的纪录,其中英超5场不败。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这支曼联,真的如索帅所说,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吗?他们距离真正的复兴,还有多远呢?
【11场不败,索帅的自我超越】
遥想两个月之前的0-2脆败,那是曼联58年来第一次在顶级联赛的主场输给伯恩利,更是自1921年以来的第一次被老特拉福德球场被红酒军团零封!
再加上此前一轮负于利物浦,红魔遭遇两连败,落后第4名切尔西6分,与热刺、狼队同分,领先谢菲联只有1分,魔蜜的失望之情可想而知。
曾经的失望有多大,现在的喜悦就有多大。因为之后的11场各项赛事里,曼联取得8胜3平的成绩,进29球失2球,保持9场零封;近5场英超比赛,红魔3胜2平,进8球失1球,保持4场零封。
对手太弱?含金量不足?非也。有联赛杯半决赛次回合击败曼城,有英超2-0完胜切尔西,更有以相同比分击败蓝月亮,完成对同城死敌的单赛季三杀!
曼联球迷,终于找回了索尔斯克亚刚上任时的狂喜。2018年12月,刚接替穆里尼奥的索帅就率队打出一波11场不败:10平1负,进28球失7球!其中英超8胜1平,进23球失6球,直到2019年2月,不败金身才被终结。
同样是11场不败,第一波的胜率无疑更高,但如今的这一波,曼联的进球数多出1个,失球数少了5个。由此可见,相比于一年多之前,红魔在攻守两端都取得了进步,索尔斯克亚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
【攻守两端,曼联何以明显提升】
防守端的提升,源于索尔斯克亚的主动求变。当面对像曼城、切尔西这样的强敌时,无论是主场还是客场,他都会放弃惯用的4231阵型,变阵3412,在五后卫和三后卫之间切换,但依然保持了一名前腰,以及两名前锋。
这一变阵,主要有三大亮点。第一个亮点,是启用卢克·肖担任左中卫。这是一个大胆的举措,却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肖能够弥补马奎尔和林德洛夫在速度和转身上的软肋,他的单兵防守能力和补位意识都不错,还能纵向移动,及时前提去填补中场防守的空当。再加上左翼卫布兰登·威廉姆斯不惜体力的上下奔跑,曼联的左路防守无忧矣!
第二个亮点,是索尔斯克亚重新启用了马蒂奇。塞尔维亚后腰虽然一度失宠,但他的沉着冷静、丰富经验和出众意识,仍是曼联目前所不可或缺的。巴西后腰弗雷德则是满场飞奔,拼命抢断与夺回球权,这对组合“一静一动”,相得益彰。而年轻的麦克托米奈已经伤愈复出,更给中场防守增添了活力与硬度。
第三个亮点,是两名前锋做出了自我牺牲。无论是马夏尔、格林伍德还是丹尼尔·詹姆斯,不仅需要积极地去展开高位逼抢,在落位阵地防守时,也都需要更积极地参与回防,向两边扩展,帮助协防边路和边中结合部,基本形成一道523的防守线。而反击时还要杀向进攻第一线,对于他们来说真是巨大的考验。
进攻端的提升,则主要源于布鲁诺·费尔南德斯的加盟。反击战,B费既有向前的策动传球和转移,也有被人低估的跟进速度。阵地战,他的作用更大,技术、意识、大局观所促成的一次次富有创造力的传球,令曼联的进攻焕然一新。
【走上正确道路,但还有进步空间】
11场不败鼓舞人心,让人们高呼“曼联走上正确的道路”。但是别忘了前车之鉴:上一次11场不败被终结后,红魔迅速滑坡乃至大崩盘,最终只拿到上赛季英超第6,无缘欧冠资格,只能参加本赛季的欧联杯。
事实上,曼联本土化、年轻化的策略没有错,夏窗与冬窗的引援工作也做得非常成功,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马奎尔的转身和回追速度,林德洛夫的身体对抗和头球能力,都是防线上存在的问题,容易被对手针对,那么是否需要继续砸钱、进一步升级后防呢?
再比如,曼联曾经引以为豪的“两翼齐飞”,现在都处于折翼的状态。左路只能靠边锋拿球内切,缺少左脚将来完成左路传中;至于右路,詹姆斯和万·比斯萨卡的技术特点都比较单一,缺少足够的变化和配合。
对比利物浦的罗伯逊和阿诺德,你就知道红魔还需要很大的提升,尤其是需要引进一名更优秀的右边锋。
最关键的,可能就是博格巴的问题。复出之后,他如何与B费共存?需要索尔斯克亚费心思量,细细打磨。
如果能够激发出法国人的全部能量,那么坐拥双核的曼联将拥有令人艳羡的世界级中场组合,下赛季真的有机会去冲击冠军。但众所周知,博格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用不好,也会产生不小的麻烦,这是在“正确道路”上前进的一大隐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87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