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实力派拼盘”、“人情剧”敲响行业警钟?

“实力派拼盘”、“人情剧”敲响行业警钟?

过去的一个月,虽然网络端《庆余年》《锦衣之下》热度居高不下,但传统电视端始终被《精英律师》所把持。只是豆瓣评最终落在5.2的不及格,也让该剧在收官之际对口碑绝口不提。

这背后,固有行业剧的道阻且长、演员的固有问题,如短评第一条、获赞2283的便是对靳东“诺贝尔数学奖”的嘲讽,与剧集质量并无直接关系,但值得深思的,同样有作为该剧最大宣传谈资的“演员表”。

这部由靳东担任出品人的剧集,集齐了昔日其多部影视剧中的搭档:《伪装者》中的刘敏涛、王鸥,《我的前半生》中的袁泉、吴越、邬君梅、许娣等,以及《如果岁月可回头》中的蒋欣、李宗翰……靳东更是在采访中直言“用尽好人卡”。

情怀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记忆会被一次次唤醒,只是当情怀一次次被透支,那些实力派演员缔造的“拼盘悲剧”、影视圈常见的“人情剧”,也正在褪去光环,甚至遭到反噬。物极必反。

赢在起跑线,却输了“第二眼”?

某种程度上,电视剧是个第二眼美人,一见钟情,再见倾心,基本奠定了一部剧的市场热度。《精英律师》赢在了起跑线,却输在了“第二眼”。

2014年至今短短几载,市场对鲜肉鲜花从趋之若鹜到人人喊打,再到如今的逐渐理性,不断更迭中也有一股势力乘着东风而起,那便是实力派演员。和偶像相比,他们天然带着“政治正确性”,演技过硬人品高尚、不追逐名利只沉浸艺术。

《精英律师》在这种情况下面世,无论是靳东、蓝盈莹,还是刘敏涛、雷佳音、袁泉,都是市场上观众缘颇好的实力派演员,更遑论还有情怀加持,自然成为备受市场瞩目和期待的头部作品。

只是投注市场,演员光环和故事情节可以互相成就,但也同样会因为过高期待将失望放大,这便是所谓的“第二眼”。

靳东长期包揽着都市剧中的精英人才,外表气质举手投足都在诠释着这两个字,甚至成为他面对市场和观众时的自身形象。剧中罗槟此人,上知天文地理,下通法律条文,只是这样的角色似乎可以替换到他的任何一部剧。

如果靳东的精英范儿正在被审美疲劳侵袭,那蓝盈莹的女主角从爆炸头到行走的“法律条文背诵器”,都是该剧备受吐槽的核心。而角色的不讨喜,也让这位以演技在青年女演员中被认可的实力派,至此被蒙上了“演技不好”的阴影。

更重要的是,行业剧固有的瓶颈也成为致命伤,而这并不是演员演技可以掩盖的问题。在知乎上,搜索该剧,名列前位的除了对剧情的讨论外,便是”精英律师告诉你,《精英律师》有多假“、”《精英律师》女主人设为什么会崩?“、”《精英律师》有哪些槽点“……

除了大众吐槽的人设、剧情不合理外,更不乏律师站出来“说法”,对剧中的专业知识、行业现状、律师行为等进行分析。当然作为主角的罗槟,包揽产权名誉劳动纠纷等各类型官司的“无所不能”,也都是槽点。

无论如何,这部被称之为“中年偶像剧”的行业剧,当初的实力派云集有多耀眼,剧情硬伤带来的伤害便有多大。目前该剧引发的演技问题更是让蓝盈莹、王晓晨、王鸥等深陷其中。多年努力,虽不是一朝丧,但好感易得,质疑难消。

“实力派拼盘”、“人情剧”敲响行业警钟?

极左极右,似乎是互联网时代的特性。某种程度上,市场对所谓的实力派、老戏骨飙戏也很迷信,尤其是在对行业具有启示性的“剧王”出现时更是会达到顶峰。2015年的《琅琊榜》、2017年的《人民的名义》,都曾掀起市场的狂热。

只是这种“信任”到达顶峰时,也会反向而行。《远大前程》中倪大红、赵立新、刘奕君飙戏酣畅淋漓,但剧情不在线、主演演技浮夸也让期待直线下降;《老中医》陈宝国冯远征献上演技大赏,但人物塑造、行业性不够等也让起陷入口碑危机……

而就演员本身而言,较之鲜肉鲜花作为一番,又因为演技沉淀不够,成为网友炮火集中点,实力派、老戏骨往往作为重要配角出现,角色讨喜再加上实力诠释,他们往往成为剧集中的亮色,“艳压”主角更是常态。

两相对比,“罪恶”和“无辜”也更显著,而由此掀起的讨论热潮也足以带来剧集热度,成为另一种突围之道。

以《精英律师》为例,杨帆(袁泉饰)、栗娜(朱珠饰)的轮番登场,虽然让蓝盈莹饰演的戴曦黯然失色,频频被吐槽,但网络上关于“戴曦人设”等的讨论,也成为该剧热度居高不下的原因。

换言之,对于剧方而言,实力派、老戏骨更像是一张双赢牌。创作故事上乘时,他们锦上添花,反之有对比就有热度,关注度极高的对比也会助推热度不断攀升。

值得警惕的是,就像鲜花鲜肉高光之后的坠落,当实力派老戏骨的市场好感度、信任值持续被透支后,好牌也就变成一张废牌了。

另一方面,实力派、老戏骨云集只是市场现象,在这背后深层原因则是影视圈中盛行的“人情剧”。在更迭迅速的圈子里,谁又没有人情要还,伯乐、友情等,谁又能轻易拒绝别人的橄榄枝,毕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知名编剧于正更是有不成文的习惯,先客串他作品中的配角才能在他作品中成为主角,陈晓、杨幂等都是典型;黄晓明的《何以笙箫默》、赵丽颖的《倾城时光》,则是经纪人的诉求;而《精英律师》背后,是出品人靳东“用尽好人卡”。

童星出身、在影视圈中摸爬滚打多年的张一山就曾表示,自己并不拒绝人情剧。“我是一个非常顾及人情的人,老朋友找来了不好推辞,毕竟人家在你有需要的时候帮助过你。对我而言,我是一个希望可以报答别人的人”。

回归市场,这种熟悉的演员搭档可以碰撞更多的火花,也可以满足观众“嗑CP”的快感。但是长时间绑定对于演员和观众而言,并不是好事:毕竟当人情大于剧本,便质量堪忧;而对于演员本身,如果长期限于人情,无异于是自掘艺术生命。

高超演技不可或缺,但好剧本好故事才是最稳健的根基。根基不稳,何谈万丈高楼。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1178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