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旅图君,笔耕不辍,只为讲述旅途中更精彩的故事!
都说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但你知道长江、黄河、澜沧江具体发源于青海的什么地方吗?其实它们都源自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名字叫玉树。
玉树,树贵如玉的地方
在青海省的两市六州中,那个名字最好听?我觉得是玉树,在我看来,那么玉树是什么意思呢?“玉树”,在藏文译音为“遗址”,音意相连,却可以称为是“在故址上盛开的美玉之树”。还有一种解释,因玉树地区海拔高,植被比较稀少,过去人们也称其为“树贵如玉”的地方,自古就是唐蕃古道的重镇。在我看来,后着解释得更好。
很多人知道玉树,应该是2010年那场玉树大地震。玉树全称是玉树藏族自治州,它是整个青海省第一个、也是全国第二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这里属典型的高寒性气候,气候条件异常恶劣,可说是青海条件最为艰苦的地区之一。虽然玉树条件艰苦,但在境内有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有玉树歌舞、藏族服饰和奇特的风俗人情,有文成公主庙和众多教派的佛教寺院,有列入新寨嘉那嘛呢石堆和岗察寺殿内宗喀巴佛像,有“三江源”、隆宝滩和可可西里等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个玉树州有供旅游观光的景观、景点40余处,可以说,玉树的旅游资源是极为丰富的。
世界最大的玛尼石堆
西宁市距离玉树非常远,目前没有火车,可以乘坐飞机或开车前往。我是一直是想去玉树看看的,但由于各种原因,终究未能成行,直到去年,因为要到囊谦去出差,要先到玉树,虽然只能停留短暂的一天,但对我来说,却已经十分高兴了。从西宁飞来的航班落在玉树机场时,原本阴暗的天空,突然慢慢放了晴,当我走出飞机,呼吸着从巴塘草原吹来的带着青草香的空气,才觉得自己真的来到了神往已久的玉树。
天慢慢放晴了,乌云也散开了,高原的眼光照射在脸上,不单是温暖,更有点刺眼。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离天太近了的原因,玉树的云都显得格外厚重,犹如一大块棉花糖,又像翻滚的惊涛骇浪,似乎站在远处的青山上,伸手就能触碰到天上的云。因为到的时间已经是中午了,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其他地方走走,我便选择了玉树非常著名的玛尼石堆,但是令人沮丧的是,不一会儿,天又下起了小雨,只能暂且作罢。高原上的气候,果然让人难以捉摸,不一会雨又停了,玉树便匆忙出名打车驶向目的地。
从市区出发,去玛尼石堆的路途并不远,不一会儿,我就来到了这个据称是全世界最大的玛尼石堆前。玛尼堆,藏语称“朵帮”,也就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在藏区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是当地人用来祈福的,上面一般会刻录一些经文和符号。但是,如此大规模的玛尼石堆,我却是第一次见到。这些玛尼石就静静的矗立在哪里,相传由藏传佛教高僧第一世嘉那活佛多德松却帕旺创建,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这个玛尼石堆看起来比一个足球场还要大一些,据说大约有25亿块尼玛石,看起来非常壮观。
可能是因为下了雨的原因,今天的人似乎并不多,只有零星的藏族同胞在从玛尼石旁走过,最终还默默地祈祷者。玛尼石是虔诚的藏族同胞在普通的白石头上刻写经文以及各种佛像和吉祥图案,并饰以五彩制成,当他们需要神明指引的时候,就会带着写有祈祷经文的石头向天上神明朝拜,一块一块,日积月累,就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规模。
我拿起了几块玛尼石仔细看了一下,上面的经文我是看不懂的,但我能感受到在上面刻上经文的那份虔诚之心,这么多的玛尼石,其实就是一颗颗虔诚的心啊。听旁边的一位藏族小伙说,现在很多的玛尼石都是游客堆上去的,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更具普遍性的祈祷方式。其实,我觉得这样的做法也是能理解的,毕竟每个人来到这样的地方,心里总想有点精神寄托吧。
崛起的新玉树
抬头看看天色尚早,便想到看看玉树新貌。看看玉树的新变化,这似乎是每一个到玉树的人都想去了解的,毕竟2010年的那场地震,给玉树带来的几乎是灭顶之灾。如今,我们站在半山腰,俯瞰新玉树,一座崭新的玉树新城迎面而来。就在2010年的 6月20日,国务院批准了玉树的重建规划,在经历了1200多个日夜的奋战后,2013年,玉树又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了高原之上。
如今,当我站在玉树这片古老又崭新的土地上,我不得不深深的感慨,一场猝不及防的强震灾难,是一次对国家力量的检验!危急关头,“中国速度”再展雄风;困境绝地,“中国力量”令人惊叹。灾后重建的玉树,是凤凰涅槃的新玉树,而这一切离不开强大祖国的支持,更离不开亿万中华儿女的支持。
几点小建议
最后,对于去玉树旅游的朋友给几点小建议把。首先是玉树海拔比较高,基本都在3500以上,要去看看自己身体能不能吃消。其次玉树属于三江源腹地,生态环境十分重要,还请游客爱护环境,而且有些地方并不允许旅游,除了夏季,其他季节就别来了,尤其是外地游客。最后一点,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来旅游还是要尊重当地少数民族风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37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