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927年1月出生于北京,成长于上海,
南北交融的生活环境使她终生能说一口字正腔圆的京味国语,
从小便具备了婉约的闺秀风范。
她是京剧名伶李桂芬的女儿,
梅兰芳先生的义女,
杜月笙女儿杜美如的闺蜜。
京剧世家背景,使得她十几岁就登台并活跃于中国戏曲界。
20岁赴美、31岁为人妻母,
事业有成后,中途改行,勇闯好莱坞。
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好莱坞华人女演员,
奥斯卡奖的第一位华人评委。
美国前总统里根称她为"好莱坞的中国明珠",
影帝马龙·白兰度钦点她和自己演对手戏,
意大利电影大师贝托鲁奇称赞她的表演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1957年美国电视剧《枪战英豪》剧照
她最先发现李安的导演才华,
引荐巩俐、陈冲、邬君梅…进军好莱坞,
她帮助中央电视台首次采访奥斯卡颁奖礼,
帮助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邀请国际评委,
几十年来,她亲自采访好莱坞一众明星,
给国内的观众介绍西方电影。
有人说,没有卢燕,华语影坛的繁荣可能要延后二十年。
2018年,卢燕获亚洲世界电影节颁发的终生成就奖
70岁后,她依旧日日磨练自己,
背剧本、锻炼身体,随时准备登台,年纪愈长愈活跃,
在多部电影、电视剧、舞台剧中演出、客串。
如今,马上93岁高龄的她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什么作品,
希望未来还能继续有机会在舞台上演戏。"
今年9月,她再次在舞台剧《德龄与慈禧》中扮演慈禧一角,巡演北京、上海两地。
《德龄与慈禧》剧照
卢燕的状态好得和她的年龄几乎不相称。
93岁的她,熟练使用电脑、iPad。
前一晚上演出结束后,夜里十二点才躺下,第二天早八点就起床开始工作。
不需要老花镜,吃东西从不忌口,饿了吃蛋糕,热了吃冰棍。
两年前,还重新考了驾照(加州的法律规定,每隔几年驾照要更新一次)。
演戏对她来说,像是在和时间赛跑。她要争取在自己脑子还记得住词、腿还站得住的时候多上台,尽量弥补自己在年轻时错过的机会。
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卢燕尽自己所能,在好莱坞取得了彼时华人女演员所能取得的最大突破。辗转演了三年小角色之后,1960年,终于有机会主演了抗战题材的黑白片《山路》,成为第一位在好莱坞电影里有对白的华人女主角。
在美国,卢燕将工作重心放在了中美文化交流上。电影《音乐之声》、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是经过她的推动引进国内的。《拾玉镯》、《武家坡》、《打渔杀家》、《牡丹亭》等京昆折子戏的英文版是她翻译出版的。
《音乐之声》,剧照
《牡丹亭》,剧照
1959年加入好莱坞电影工会;1960年代,被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协会吸收为会员,有了对奥斯卡评选的投票权,成为华人第一人。1994年晋身奥斯卡金像奖终身评委。
她还记得第一次看巩俐的戏是《菊豆》,"很可惜,这出戏当时在美国没有人代言,没有宣传,如果那时候她能出现的话,这个金像奖一定是她的。"
《菊豆》,巩俐
1982年,在纽约大学看到了李安的学生作业,非常欣赏,在好莱坞一再推荐。"可是怎么推荐都没用,那个时候好莱坞不重视华人。"
卢燕与李安
"那个时候没有人理我,只有你理我。现在大家都围着我转。"成名之后,李安这样对卢燕说。这是他的肺腑之言。
陈可辛说,他更喜欢叫卢燕的英文名"Lisa",而不是"卢燕老师","因为她经常为了演戏到处飞,充满活力。数十年来对华语电影和华人艺术的热情和贡献,是我们所有华人艺术工作者的榜样。"
卢燕的自述:
"我活到93岁,我觉得我只要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就好了。日子久了,别人会了解到你是一个正直的人,那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你自己也会无愧于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72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