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面面俱到的精品之作:图马思特eSwap游戏手柄评测

面面俱到的精品之作:图马思特eSwap游戏手柄评测

手柄是玩家与游戏交互最重要的手段,随着这个领域几十年来的发展,手柄按键的布局也从一开始的群魔乱舞,逐渐变得统一,到了这个世代,目前三大第一方厂商手柄按键排列虽然有一定的细节差异,但从按键的数量和位置分布来说,区别并不是特别大。

微软的Xbox One手柄是三家之中综合表现最为优秀的,也是大部分第三方手柄效仿的对象,而其后续推出的精英手柄更是这个领域当中的翘楚。相对而言,于本世代拥有更多用户群体的PS4,却并未推出DS4控制器以外的其他版本手柄,更多是交由第三方厂商合作开发类似的周边,而这些合作方为了保险起见,又难免会按照XOne手柄的布局去设计,从而导致这些PS4“精英”手柄透着一个仿造品的味道。

可能有朋友会问,“效仿综合最好的手柄那不是挺好的吗?”对于绝大部分的玩家而言的确如此,但仍有一些玩家更喜欢DS4手柄的对称设计——即左摇杆位也于十字键下方,而不是在上方。对于需要同时使用左摇杆和十字键的动作游戏以及音游来说,用对称手柄进行游戏时的体验,相对于非对称设计来说会更加舒适。反之,DS4的对称低摇杆、不强调反馈力度的扳机键在玩驾驶和射击游戏体验又相对不够带感,例如在《荒野大救赎Ⅱ》中拔枪对决时,笔者就感觉DS4手柄的操作难度要高于XOne手柄。

所以对PS4玩家来说,找一款既对称,又能有更好握感,还有强反馈扳机键的手柄一直是个难题,而今天要和大家介绍的这款模块化的eSwap游戏手柄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甚至对于喜爱对称布局的玩家而言,这款产品可以说是市面上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它对于PS4玩家来说妙在哪里。

自定义扳机键盲区

整体做工

这款手柄用料方面丝毫没有第三方产品的廉价感,小到编织数据线、配套螺丝刀,大到按键摇杆回弹、仿肤外壳,都做到了“精英设备”应有的水准,加上五花八门的配件,拿起来就有一种“这下我要变强了”的感觉。

模块化是这款产品的特色,同时也可以被视为其对自身品质的底气,因为要有更高的零件工作数字,才能长期承受拆卸更换时带来的磨损。eSwap可替换的部分包含左右摇杆、十字键、图形键、左右扳机键与左右握把,其中除了扳机键更换需要用上螺丝刀外,其余部件都采用了磁吸的方式固定,替换极为方便,安装时配件被吸入对应位置时那“趴”的一声极具满足感,也增添了一丝模块化的乐趣。

设计优势

相比于把介绍说明书上已经写得清清楚楚的软件功能复述给各位读者,下文将专注于讨论的是游戏类型与手柄设计上的元素对应,也正是照顾到了这些平时并不在意的细节,使这款全方面兼顾的eSwap手柄在使用体验上变得更为出色。

★微动开关

微动开关在鼠标中早已是必备的元件,而近年来不少手柄厂商也都有将其加入手柄之中。eSwap手柄便将日常使用最为频繁○□△×图形键强化为了微动开关。

使用了微动开关的按键有着键程更短、回弹迅速明显、声音清脆等特色,能更快地连续输入指令,对于需要经常连按的动作游戏、音乐游戏而言,使用体验都远胜于胶垫按键,同时对于需要组合按键的游戏,微动开关也比胶垫的准确率高出不少,实现了很高的精准度以及接近于零的响应时间。

除了这四个微动开关的按键,eSwap其余按键也回弹也十分迅速,远远超过DS4控制器那疲软的胶垫手感。按照官方给出的数据,每个按钮和十字形方向键均可激活 500 万次以上,而经过预先校准的模拟迷你操纵杆也可以激活 200 万次以上,耐用的程度完全对得起其价格。

★摇杆键程

相对于按键和扳机键的手感,摇杆的回旋范围与高度很容易被玩家忽视,但其实这方面的设计与大拇指的疲劳度有着直接关系。

摇杆高度矮,可移动范围便更小,玩家从一侧推到另一侧拇指需要弯曲的程度也更小,但摇杆增高,移动范围变大可以让摇杆的档位更佳精准,在射击游戏中能更好控制视角甩动幅度,其原理与PC降低鼠标的灵敏度比较相似。但对于动作游戏而言,摇杆往往需要进行前后推、旋转等大幅度操作,高摇杆便会增加拇指的负担,让其更加容易疲劳。

抬高右摇杆让视角转动更加精准

eSwap游戏手柄默认为矮摇杆,在配件套装中提供了高摇杆组件,玩家可以根据当前游戏类型来分别替换两个摇杆的高度。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配件,具体的列表如下:

注:两个套装之间的配件只存在颜色差异,配件的型号其实是一样的。

配件套装-eSwap Yellow Color Pack:

- 2个加长版黄色扳机

- 2个带有超柔软纹理的黄色和黑色把手

- 2个采用金属连接件的黄色和黑色加高版模拟操纵杆

- 2个备用圆顶模拟操纵杆防滑帽

- 1个额外的黄色和黑色十字形方向键

配件套装-eSwap Silver Color Pack:

- 2个加长版银色扳机

- 2个带有超柔软纹理的灰色把手

- 2个采用金属连接件的灰色加高版模拟操纵杆

- 2个备用圆顶模拟操纵杆防滑帽

- 1个额外的灰色十字形方向键

★对称与非对称互换

对称与非对称的按键排列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但不同的排布的确在对不同类型游戏的适配上有着差别,当然这一点还必须加上玩家自身的操作习惯和双手尺寸上的差异作为考量,所以并没有权威的定论,所以下面提到的看法,主要来自笔者经验,以及与其他玩家交流的心得总结。

使用手柄时拇指疲劳的主要来自于虎口持续发力带来的肌肉负担,当非对称设计左摇杆在上方时,拇指通过指节控制上下移动,在玩主要移动形式是前进和后退的游戏,能有效降低虎口压力,同时这种排布情况下,玩家握手柄时,左手大拇指是朝着正前方,左右移动微操也更为精准,非常适合主视角类型的作品,尤其是射击类游戏。

对称手柄则因为摇杆放在下方,因此玩家需要通过指节控制左右移动,虎口控制前后移动,在横向移动为主的动作游戏中更能降低疲劳,且旋转摇杆更为顺手,但左右移动便没那么精准,走“平衡木”时便容易出现偏差。对称手柄还有一个优势则是可以使用“C手”,操作频率更大的摇杆仍然通过拇指控制,食指则负责按下十字键。

玩家甚至可以如图所示装上三个摇杆

例如“《鬼泣》系列”中但丁切换风格,“《黑魂》系列”中走位的同时喝原素瓶、换武器,都可以通过这种操作方式实现,反倒是作为当年C手主要应用对象的“《怪物猎人》系列”在登陆主机后改成了右摇杆控制视角移动,十字键只是用来切换□键对应的道具,变得没有太大必要用C手去操作。

综上所述,两种按键分布方案各有所长,那么对于那些动作游戏和射击游戏都有涉猎的玩家来说,除了强行迫使自己适应用不合适的按键排布来玩游戏,另外一个万全之策便是改用eSwap游戏手柄这种模块化的自定义摇杆的设计方式,随时按照玩的游戏类型来更改按键排布,而且这款手柄支持热插拔瞬间替换按键,无需进行任何调试。所以这也是它最值得购买的理由。

美中不足

★背键

对于经历过PSP年代的玩家而言,C手并不陌生,这种独特且有效的按法能够在控制移动的同时使用十字键进行切换道具、武器等操作,不过在非对称手柄上难以实现。而对于喜欢射击游戏的玩家而言,手柄除了视角转动问题以外,与PC最大的区别便是跳跃时难以旋转右摇杆,缺少了对枪时的飘逸的步伐。

背键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也算是这两个世代以来控制器上最大的进化之一。图马思特的这款精英手柄自然也不缺少这一设计。但eSwap背键手感并不出色,力度较紧,小且圆的设计在握紧时很容易被玩家忽视,真正需要时反而又来不及按下。同时由于手柄较长的缘故,基本上只能靠中指与无名指按下背键,而当中指兼顾扳机键的时候,无名指想要去按背键会让整个握姿变得十分别扭。

★体积

在体验这段时间内,这款手柄给笔者带来最明显不适感的便是过大的体积与略重的重量(310g),虽然手柄横向长度与正常手柄相差无几,但面板要长出不少,握感也类似XOne手柄,十分充实。但这毕竟是与PS4合作的设备,充实的手感带来的也是沉重的单手握持负担,对玩家在使用触控板、Home、OPTIONS、SHARE键时的体验并不友好,需要一定时间的习惯。

购买建议

由于游戏类型对按键排布的需求不同,导致常规的手柄往往无法做到完美,这也是那么多年来DS系与Xbox系手柄仍保持差异的原因之一,因为两个平台总体来说在产品侧重和市场偏向上还是有差异,不得不先考虑服务最核心的用户群体和游戏偏好。

而图马思特eSwap手柄方便的模块设计解决了这之间的隔阂,让这款手柄在应对几乎所有类型游戏时都能调适成最佳状态。不过目前市面上手柄种类繁多,这款产品高额的售价(1499元)还是容易劝退轻度玩家,而且喜爱射击游戏的玩家还需要额外购买配件包以获得高摇杆配件,更是一笔额外开支,所以它并不是面向轻度游戏玩家的选择。不过对于喜好广泛,同时又想体验到精英手柄手感的核心玩家而言,这款手柄绝对是你们的必备之物。

关注我们,实时获取更多专业严谨有趣的游戏内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8043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