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排超半决赛,京津教练大斗法,天津女排完胜北京!三大看点是什么

排超半决赛,京津教练大斗法,天津女排完胜北京!三大看点是什么

圣诞前夜,京津之间,惊心一战!

昨晚(12月24日)19:30,排超联赛半决赛迎来一场焦点之战:老对手天津女排与北京女排的重量级较量。


这是本次排超半决赛第一轮的一场重头戏,双方一个是上届冠军,一个是上届亚军,去年双方就斗得不可开交,今年,又各自重整旗鼓、招兵买马、席卷而来,被称为今年排超最具冠军相的两支劲旅。

此番,两个争冠大热门在半决赛就提前相遇,为争夺梦寐以求的决赛席位,那必将是一番奋力拼杀、互不相让,俨然是决赛的提前预演。

半决赛三场比赛,三战两胜制,首场比赛最难打,胜负结果对后面的走势起到决定性作用,给双方的压力都很大,尤其是对于主场作战的天津女排来说,压力尤为沉重:


1)首先,这场比赛必须拿下,不容有失,否则,一旦出现意外,下一场回到北京队的主场,那就生死难料了。

而对于北京女排来说呢,同样想抢个开门红,如若不然,即使第三场能再次打回天津主场,那结果也不好说。

2)对双方来说,这都是一场遭遇战。

虽然双方是老对手,是宿敌,但是今年还没交过手,由于今年双方的阵容都有了变化,打法也就相应有了不同,彼此之间多少会有些陌生感,此次双方突然相遇,一开始还是会不适应。


这样,在双方彼此都不太熟悉的情况下,就给了北京女排乱中取胜、客场赢球的机会,这又让天津女排压力山大~所以,球队从上到下对这场比赛都极为谨慎、高度重视。

结果,在朱婷出乎意料首发出场并打满全场的情况下,准备更充分的天津女排先声夺人、表现神勇,以暴风骤雨般的攻势摧垮了北京女排的防线,势如破竹地3:0拿下比赛,完胜北京女排抢到这场至关重要的胜利。

而北京女排呢,则显然有点猝不及防,好像被打懵了,虽频频换人、苦苦挣扎,但是,由于整个的“势”已不在自己这边,最后只好无奈地推秤认输。

至此,一场万众瞩目的焦点大战就此结束。


对于本次焦点大战,赛前最让人关注的就是两位名帅:王宝泉指导和张建章指导之间的斗法。

二人一个是上届冠军教头,一个是天津女排功勋教练,在中国排球界都是赫赫有名,并都以“足智多谋、用兵如神”而著称,本次半决赛,也让人对二人之间的斗法充满期待。

结果,二人首轮斗法,以王宝泉指导的完胜而结束,接下来,就看第二回合、回到主场后的张建章指导如何出招应对、扳回一城?


那么,本场比赛,关于两位名帅之间的“斗法”都有哪些看点呢?

通过观看比赛,个人认为,“斗法看点”主要有三个:

1)车轮战;

2)闪电战;

3)心理战。

下面,分别对这三个看点分析如下(纯属个人观点):


看点一:车轮战。

车轮战,是张建章指导最惯用的战法,也是他建队的主要思路和技战术打法的核心,对这一战法,他运用得非常娴熟,去年的京津决赛,他就是用这一招来打垮天津夺冠的。


(一)什么叫车轮战?

车轮战又称为消耗战,是指:一方利用人数多的优势,几个人轮流跟一个人打,或者是几拨人轮流跟一拨人打,与对方拼消耗,最后让他人困马乏而战败。

这种战法应用在排球比赛中,就是:我方多囤积几个能打球的人,利用打球人比你多这个优势,轮流上阵来拖垮你。


(二)在排球比赛中,车轮战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作用主要有两个:

1)拼消耗,拖垮你,让你体力不支而认输;

2)通过频繁换人,改变比赛节奏,让你一直不适应,最后自乱阵脚而缴枪。

——所以说:如果这招用好了,还真好使。


(三)本场比赛,北京女排所使用的“车轮战法”有哪几种?

对于北京女排主教练张建章指导来说,本场比赛,他所使用的“车轮战法”大概有以下三种形式:


1)“快快型”战法。

即:前排左、中、右三个攻击点的安排,都是“以速度为主、主打快球”,这一点好像借鉴了美国女排的打法。

主要人员搭配是:

左翼巴奇+中路迪克森+右翼曾春蕾,这三名球员的特点都是“出手迅速、节奏很快、能打出时间差”,使用这个组合,可让球队的进攻打出速度来,做到以速度破天津女排的高度,以快制胜。

——本场比赛,北京女排开场就是使用的这种战法。

可是,北京女排的这种“快快型战法”有一个弱点,就是:巴奇的对角刘晓彤,进攻速度偏慢,等她的前排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拖慢比赛节奏,对这种打法不利。


2)“高快型”战法。

在开场的“快快型战法”受阻之后,张建章指导大手一挥、换人,变换了一种“高快型战法”,继续较量。

这种战法的要义是:

用金烨换下刘晓彤,与巴奇打对角,利用金烨3.19米的弹跳高度,轮到前排时凭高度硬吃,从而弥补这一点速度不足的弱点,与“巴奇、迪克森、曾春蕾”一起,构成“高快结合”的新型打法,让天津女排不适应。

说实话,这种“高快型战法”还真见效,金烨一上来就立竿见影,在四号位频频进攻得手,让比赛形势大为改观。

——但是,天津女排毕竟是强队,又有名帅在场边指导,对比赛形势洞若观火,你的一种新打法维持不了太久。


3)“高重型”打法。

从第二局中后段开始,当上述那种“高快型打法”又不太灵了之后,这时,张建章指导再次大手一挥,又要变阵了。

这次变换的是“高重型打法”。

即:高点攻+重炮手的新战法,这种战法的要点是:

A.将快球手巴奇和曾春蕾都换下,换上重炮接应瑞秋和刘晓彤。

B.重炮手瑞秋不接一传,凭势大力沉的扣球专司进攻,而刘晓彤上来主做保障,专为其点火。

C.其她球员:金烨和迪克森则继续吸引兵力,为瑞秋拉开进攻空间。


这一变阵,在关键的第三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其她球员的保障和掩护下,瑞秋凭借其强悍的力量屡屡突破得分,并在第三局差一点就翻盘了,只可惜最后只差了那么一点点。

这样,本场比赛,张建章指导的“车轮战法”只露了以上三招,虽然每一次变阵都能收到效果,但是,在对方朱婷和李盈莹强大的攻势下,却最终没能翻盘。

也许,这次的战法,只是张建章指导的一次火力侦查而已,妙招还在后头呢~后面的比赛,让我们拭目以待!


看点二:闪电战。

你有翻墙计,我有过墙梯。

对于天津女排主教练王宝泉指导来说,破解北京女排的这种“车轮战法”,用了什么招式呢?

那就是:他祭出了“闪电战”这一妙招,速战速决,不与其纠缠。


(一)什么叫闪电战?

闪电战又称为闪击战,是指运用灵活战术、集中优势兵力,以超出对方反应速度的方式对其进行闪电般的打击、将对方快速摧垮、结束战斗。

兵贵神速!

对于北京女排来说,他实行“车轮战法”,就希望比赛打得越慢、时间越长越好,那样,他就能在体能上拖垮你,最终赢得比赛。

而对于天津女排来说呢,打球人少、拖不起,为了不陷入对方“持久战的陷阱”,最好是能够实行“闪电战”,争取速战速决,快速解决问题。


(二)闪电战的核心要点是什么?

主要有三个要点:

1)速度:速度越快越好,最好能在三局内结束战斗,不拖泥带水,不给对方以希望。

2)集中:集中优势兵力于一点,快速取得突破。

3)奇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突然袭击。


(三)本场比赛,天津女排所采取的“闪电战法”有哪几种?

本场比赛,看来王宝泉指导的准备相当充分,并且也非常了解对方的这种“车轮战法”,并以“速度和集中”为核心、采取“闪电法”对其进行破解。

他的这种“闪电战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形式1:集中于“两点突破”。

比赛就是要:以己之长,攻其之短。

对于王宝泉指导来说,他非常明白自己的主要优势就在于两个主攻线:“朱婷+李盈莹”的双核组合。

为了让“闪电战法”得以成功,那我就将所有的能量都集中于主攻线这个“双核”,一切资源向这两个主攻线倾斜,力争在这两点上快速突破、克制对方。

于是,我们就看到:

本场比赛,朱婷和李盈莹二人在主攻线上、从头到尾像发了疯似地一直进攻,二人联手砍下了40分,比对方6名攻手加起来还多,凭借犀利的“两点攻”快速而又彻底地摧垮了对方。


2)形式2:两点交替突破。

对于朱婷和李盈莹来说,二人之间已经相当默契,二人对教练的战术安排也是心有灵犀,即:

A.二人谁这一段时间进攻状态好,就让人谁多进攻,另一个人则专心为其做好保障,提供炮火支持。

B.一旦其中一人进攻受阻了,那另一个人就替换其继续作为主打,再由先前的那位为其做保障和炮火支持。

C.这样,本场比赛,李盈莹在前两局表现神勇,砍下了很多分数;而在第三局,当其体能下降、进攻效率下滑时,朱婷又紧接着替换其作为主打,在第三局独得11分、力挽狂澜拿下比赛。

——这样,二人一波一波地,火力不断、炮火连连,没有给北京女排一丝一毫喘息的机会,进而通过“闪电战”快速结束了比赛。


3)形式3:一点全程稳定突破。

对于朱婷和李盈莹两名攻手来说:

A.李盈莹属于“爆发力强的”攻手,进攻凶猛强悍,在其状态好时,一般能打两局好球~但是,排球比赛不只有两局,后面的比赛如何续上火力,则是一个问题。

B.而朱婷呢,则属于“持续能力强的”攻手,打球收放自如、会合理分配体力,可以稳定发挥全场~二人配合,正好弥补了李盈莹有时后劲不足的弱点,将火力持续下去。

这样,本场比赛,二人“一猛一稳”:一个点前半程火力凶猛、一个点全程稳定发挥,让进攻火力全程不断,得以顺利拿下比赛。

——对于王宝泉指导来说,这场“闪电战”打得很好。


看点三:心理战。

赛场如战场,兵不厌诈,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本场比赛,双方的“心理战”也是一大看点。


(一)什么叫心理战?

所谓心理战,就是紧紧抓住对方“最担心的问题”大做文章,给对方施加很大的心理压力,让其摸不准我的底牌,从而在战术布置时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扰乱其正常的排兵布阵。


(二)心理战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这主要有三点:

1)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讲求突然性;

2)似露非露,似打非打:讲求模糊性;

3)似虚似实,似真似假:讲求欺骗性。


(三)本场比赛,双方是如何进行心理战的?

既然心理战如此重要,那么,对于深谙兵法的两位名帅来说,赛前的心理战则不可避免~本场比赛前,双方都不约而同地打起了心理战。

本场比赛,双方进行心理战的核心就是:朱婷会不会上场?

大家都知道,朱婷前段时间手腕受伤了,自世俱杯第二场到现在,就一直没有打过比赛,一直处于养伤状态。

对于局外人来说,朱婷的康复情况如何?是不是能上场打比赛?——这一直是一个谜,谁也不知道。


可是,对于朱婷这样的重量级球员来说,她能不能上场打比赛,这对天津和北京双方来说都很重要~因为:朱婷是决定比赛的胜负手,她上不上场,对天津女排来说就是两回事,同样,对于北京女排的技战术安排来说,也是影响巨大。

这样,本场比赛前,“朱婷到底上不上场”就成了双方教练所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并分别围绕这个问题打起了“心理战”:


1)王宝泉指导对这个问题的说法是:打一打。

即,他在赛前采访中曾提到:“让朱婷上场打一打。”

关于“打一打”这个词的具体含义,让人感觉非常模糊,在这里:

A.既可表示“朱婷已经完全康复”,可以放心地首发打满全场了;

B.又可表示“朱婷还没完全康复”,只能替补上去象征性地打一会、找找状态。

——而上面这两种含义差别很大,对于北京女排主教练来说,战术安排也就千差万别。

所以说:王宝泉指导所说的这个“打一打”,极富艺术感,估计让张建章指导伤透了脑筋。


2)张建章指导对“朱婷上不上场”这一问题的态度则是:防一防。

即,他在赛前也提到过“也要做好朱婷能上场的准备”。言下之意就是:朱婷能否上场还不知道,但是,也要做好准备、防一防。

同样,对于“防一防”这个词的具体含义,也是有点模糊:

A.一方面可表示“我早就对此准备好了”,你就放马过来吧,我知道如何对付朱婷。

B.另一方面,则是让人感觉:不坚决、不果断,根本不相信朱婷能上场并打满全场,所以,防守布置主要还是针对李盈莹的。


同样,张建章指导的这个“防一防”,也是意味深长、玄妙无穷,让王宝泉指导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猜不透他的战术意图。

——这样,两位名帅就这个问题你来我往、大打太极,让赛前双方的心理斗法迷雾重重、看点十足。

可是,结果呢,看来还是王宝泉指导占了上风、而张建章指导则失算了:

朱婷真得活蹦乱跳地上场了,不仅要“打一打”,而且还是“打啊打!”;而张建章指导呢,看来还是准备不足,“防一防”变成了“放一放”:太大意,把朱婷给放掉了。


综上所述:

紧张激烈的排超半决赛第一轮的较量结束了,双方教练之间大斗法,结果,第一回合的较量,天津女排王宝泉指导先下一城。

对于北京女排张建章指导来说,经此一战,也吸取了足够的教训,双方下一回合的较量,必将又是妙招叠出、分外精彩。

接下来的精彩,让我们共同期待!

加油,中国女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7479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