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过气艺人恰饭的十八般武艺

过气艺人恰饭的十八般武艺

直播卖货的明星越来越多了,薇娅、李佳琪的直播间最近几乎天天都有明星来。之前网上还讨论过这种“明星网红化”的行为low不low,如今大家已经见怪不怪——明星也是要恰饭的嘛。

尤其是过气明星,没有了聚光灯的追逐,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谋生的手段更是多种多样,各显神通。

①综艺回锅肉

蓬勃发展的综艺节目给过气明星们提供了再次翻红的机会,有点才华,童子功还在的艺人可以上上竞技类综艺。比如《我是歌手》,让一批又一批过气歌手再次翻红,迎来了事业第二春。李健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位,如今俨然已经成了歌坛导师般的存在,动不动就被请去当评委。

《我就是演员》曾先后把周一围和翟天临从三线捧到了1.5线线,他们自己又作死那是后话了。今年《演员请就位》上来了更多过气演员,明道、钟欣潼和炎亚纶,小有水花,后继乏力,节目上暴露了他们走糊的原因,说不好普通话台词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难以摆脱偶像剧表演模式。

101爆火后,选秀节目也成了过气爱豆回炉重造的的第一选择。至上励合的张远和马雪阳参加《创造营》,被吐槽都“叔叔辈”了还来选秀。BY2参加《明日之子》第二季,话题倒是不少,可惜依然难回巅峰。

如果连才华都没了,但愿意暴露私人生活且自带综艺梗的过气艺人还可以上各种观察类综艺,吴昕在家无聊地化妆、卸妆,武艺吃泡面撒到了床上,钱枫在沙发上葛优瘫……都有人看得津津有味。

过气不要紧,只要能豁的出去自黑,《吐槽大会》欢迎你。

有个萌娃就更好办了,靠娃翻红是最稳赚不赔的一门生意,不仅自己身价暴涨,也提前给下一代进娱乐圈铺好了路。

②网红带货

曾经明星和网红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如今这条鸿沟越来越不明显了。其中“美妆博主”是女明星们争相给自己添的title。这股风潮是从林允开始的,之后景甜、张嘉倪、欧阳娜娜等女艺人纷纷开始入驻某平台,转身成为带货KOL。看她们演戏是一种折磨,还好她们都找到了比当演员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接下来就是直播带货了,不同于当红明星作为代言人偶尔上直播营业,有大量闲功夫的过气艺人是把直播当成了另一份事业来做。比如曾经在湖南卫视如日中天的朱梓骁,现在已经无戏可拍,转而在淘宝当起了主播。他展示四件套的样子朴实得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湖南卫视的电视购物主持人。

王祖蓝在快手的直播首秀上卖面膜,短短几分钟就卖了上万张。

转行当主播的过气艺人不一定都是缺钱,也有可能是为了发挥余热。播得最风生水起的李湘总是带着明晃晃的大钻戒推销一些“平价好物”,看起来实在不像是缺钱花的样子。后来她自己在微博上晒出豪车,解释自己作为家庭主妇实在闲来无事才做直播。

现在除了春晚没别的平台专门演小品了,郭冬临、朱时茂、李琦等喜剧小品演员于是转战短视频平台,继续自己的“小屏幕”演出。

③自创品牌

明星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开创品牌已经成了全球大趋势,金·卡戴珊和她的妹妹都有自己的美妆品牌,后者甚至一跃成为全球最年轻的女富豪。

蕾哈娜的新专辑遥遥无期,名下的美妆产品倒是一茬接一茬的出新款。

这股风潮也吹到了中国,税收风波后范冰冰一蹶不振,眼看复出之路遥遥无期,趁带货能力还在,她赶紧推出了自己的美妆品牌,邀请一众网红帮她推销。

女明星做美妆,男明星就做洗浴产品。郭富城自己做了洗发水品牌,前阵子有个新闻说他上直播带货被滤镜“美化”成了外星人,那次卖的就是他自己的洗发水。

古天乐也有自己的品牌,主打沐浴露。昨天穿着浴袍上了薇娅直播间,冲着直播粉丝撒娇卖得好就脱衣服(浴袍)。羞得薇娅在一旁捂脸偷笑。

自创品牌做得最好的是林依轮,他不卖日化用品,对准吃货市场卖火锅底料、拌饭酱等速食调料。哪怕不请主播帮忙带货,平时的销售量也杠杠滴。

④走穴、商演和付费祝福

走穴商演是一条老路了,只要有一个代表作或一首成名金曲就饿不死人。很多我们觉得早就过气到没人看的艺人其实在三四线小县城还有很广阔的商业空间。比如迪克牛仔,据说出场费并不比一、二线歌手低。童年女神徐怀钰之前看她破产的新闻过得很惨的样子,后来很快又见到了她在小县城走穴神采奕奕的照片。

台湾歌手黄安凭借一首《鸳鸯蝴蝶梦》就能在北京安家。

N多年前我家附近的理发店开业都能请来吴启华剪彩,当时我思索了很久还是没去围观,怕童年梦碎。可惜后来还是碎了,因为他又给某整形诊所当起了代言人,巨大的海报铺满了整个地铁过道。每次我都低头快速走过,尽量不把海报上的中年油腻大叔和记忆中的程至美联系到一起。

有一阵子很多粗制滥造的网页游戏特别爱请过气的港台艺人代言,张家辉“渣渣辉”的梗就来源于此。

最近“付费录制祝福视频”因为操作简单不费劲儿,成本低廉也没有危险性,成了过气艺人挣外快的首选。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开业庆典……只需要花上几千块钱,就能请到赵忠祥、侯耀华、雪村等熟脸给你送上祝福。这比明星亲自去婚宴上唱歌省力气多了,不辛苦还来钱快。又不像直播竞争那么激烈,简单说几句话就有收入。

⑤彻底转行

一般来说过气明星选择转行也是转做跟娱乐相关的工作,比如做幕后。但也有彻底转行,做其它职业的例子。比如《红苹果乐园》的女主角馨子,最近一次露面是作为品牌方的临时销售顾问来到了某档节目现场。

“游乐王子”退圈后自己当老板,开了美容院,还创办了培训机构培养小童星。

香港艺人喜欢炒楼,有因此破产的,变成富翁富婆的也大有人在。

曾经的港姐谭小环卖鱼蛋卖出了四间分店,年入千万。

还有很多香港艺人转行卖保险,江华是其中最知名的一位。千万不要觉得卖保险很LOW,香港保险业非常成熟,做得好比当艺人好赚多了。江华有演艺圈的人脉,再加上他形象好情商又高,据说很多富婆都爱做他的生意。

如今影视寒冬,艺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去年还没来得及pick的小哥哥小姐姐,今年就已经过气了。虽说只要顶着明星光环,说几句祝福语就有钱赚。可那也得是家喻户晓的老牌明星。选秀出身,或者演了一两部火剧的流量型演员,如果还没有完成破圈就糊了,又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过气后的生活恐怕很不好过。万一在娱乐圈沾染了一堆恶习,又接受不了落差巨大的生活,只会比普通人过得更惨。

普通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影视寒冬,我们作为下游也受到了巨大冲击。隔几天刷一下朋友圈就会发现曾经的同行要么转行做微商,要么转行卖保险。大家都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拿什么应对未来可能会遇到的风险。

曾经我身边很多90后都是月光,包括我自己。那时候大家都是单身,也不愁找不到工作。每个月发了工资就上网买买买,每年双十一都要收二三十个包裹才算过瘾。购物欲最疯狂的时候我拥有过三十支口红,二十顶帽子,满满一柜子的高跟鞋……后来寒冬来了,消费也跟着降级。我的护肤品从SK-II降到了欧莱雅,今年又降成了国货品牌。用不完的口红送给了老妈和闺蜜,我只留下了最常用的几支。

再后来,我结婚了,虽然还没有要小孩的打算,可是也不得不考虑万一意外来临,我该怎么办。最近焦虑感越来越重,马上就2020年了,这是我二字头的最后一年。可是行业目前前景不明,做不了长远规划。除了写作我没有一技之长,再加上大龄且已婚未育,转行都不好转。今年又看到一条新闻说要将女性的退休年龄延后十年。晚点退休没关系,但到时候真的还有公司愿意雇佣五十多岁的女员工吗?

即使能顺利熬到退休,就真的后顾无忧了吗?

有人说,不怕,我交了社保养老金了,以后退休了也有钱拿。以后我们真的可以靠退休金养老?

别看爸妈那一辈,现在每个月的退休金,抵得上我们大半个月工资了,日子过得很自在。到我们老了,每个月的养老金可能只够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据社科院统计的数据,现在我国的缴费赡养率是56%,相当于两个年轻人工作,养一个退休的人。到2050年,也就是等我们可以拿养老金的时候,这个比例上升到96.3%。相当于每个工作的人,都要养一个退休的人。到我们手的退休金,不打骨折也得打个五折,这养老质量跟爸妈有得比?

养老问题的根本,学术点说,叫解决现金流的错配问题。说白了,就是要在最能挣钱的那几年,多划出一笔钱,给未来只出不进的自己留好路。

刚毕业的小年轻穷,可以理解,毕竟刚进入职场,没什么经验,身上多少还有些学生气,所以收入少点,花钱随性点很正常。但人近中年,或人过中年,就不能再穷得理直气壮了。

但这钱要怎么攒?靠每个月一点点的省,存起来?聪明人事半功倍的攒钱方式,是投入一笔钱,让钱去生钱,在年复一年的复利后,获取工作报酬以外的“睡后收入”。

爸妈那一辈人,钱喜欢存银行,安全靠谱,银行还给利息。但随着中国经济增速变缓,存款利率逐渐降低。过去存银行10万,一年能拿到1万,平均到每个月都有1千多,后来只能拿到3千块。经济降速,未来银行理财利率会持续走低,10万可能连1千块利息都拿不到了,钱生钱会更难。

有没有一种能稳定利率的,可复利的理财,适合我们拿来攒养老钱

从安全性和稳定性两个角度看,我觉得年金险非常合适。它跟社保养老金一样,现在先交钱,到了约定时间再一期一期返钱,提供稳定且长期的现金流。比如,国家给你发3千,年金险再给你发3千,你比别人多了一倍的零花钱,多爽啊!

而且,年金比银行安全,比银行稳定,还比银行收益高。年金险所属的保险行业,是超级强监管的,只要合规购买,哪怕保险公司破产了,也有国家来兜底。

从稳定性角度,现在入手年金,锁定的是终身复利4%左右的收益。交多少,什么时候领,领多少,人不在了家人拿多少钱,白纸黑字全写合同上了。不管未来银行的存款利率降到多少,都不会按这个利率给你结算。

不过市场上的养老年金产品超级多,鱼龙混杂。大多数都不是金融财会出身,根本算不明白里面的收益。有些产品看着收益高,实际上是把不确定的万能账户收益、分红账户收益算进来的,你是不是连这些账户是啥意思都不知道?所以说,不懂行的千万别碰。

反正我是请教了一个做保险精算师的朋友,就是保险行业里面含金量最高的岗位。他给我推荐的,一款收益较高且安全的年金险——相伴一生养老年金,今天也分享给大家。

先说怎么交?怎么领?

举个例子,30岁的小白,手上存了一些钱,想攒起来自己老了可以花。选择投在相伴一生,投了25万,分5年交,每年交5万,设定60岁开始领钱。

设定好这些之后,系统会自动算出你的领取金。这个领取金是百分百确保能给你的,全写在合同上的,不怕到时拿不到钱。

那么,小白从60岁起,每年可以领3万5,可以领终身的,领到人走了那一年,还能留一笔钱给自己的后辈。

假设,我是说假设哈,小白75岁去世,生前自己一共领取56万养老金,去世后家人还能一次性拿到52.8万元,收益一共有108.8万。投入25万,自己领了50万,还给家人留了50万,收益是本金的4倍多,这就是年金复利的威力。

如果活不到75岁,那自己领得少或还没领,那留给家人的会多一些。寿命越长,总的收益会更多。

投资门槛不高,一年1千块就能投,最长可选20年交费。每年强制储蓄,交个小几万,20年下来也有近百万了。按4%复利滚雪球,20、30年后领,这个收益用来补贴养老零花钱,妥妥够用。

不信你可以进去产品页面算算:

不过,据内部消息称,这款产品将在12月30日下线,监管要求的,没人敢不听。如果有需要,自己抓紧点,很快可能想买也买不到。假如你在12.30后看到这篇文,可自行忽略。

三十岁之后的人生不可怕,只要生活有保障,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多少岁都可以活得精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6244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