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赛季的红魔曼联以及蓝军切尔西都在教练团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曼联在上个赛季解雇了此前帮助球队拿到欧联杯冠军的葡萄牙名帅穆里尼奥,他们的新任主帅是在上个世纪末曾经帮助球队取得三冠王辉煌的索尔斯科亚;切尔西这边则是使用了此前在英格兰国内次级别赛事练级的“神灯”兰帕德作为新任主帅。可以说,两支英格兰传统豪门纷纷使用球队名宿为新帅实为罕见,这也彰显出球队管理层力图求变、注重提拔新人的决心。
直到上一轮客场战胜诺维奇,曼联才重新回到前十行列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兰帕德所执教的切尔西在体系改观方面明显要好于红魔曼联,索尔斯科亚的球队在英超首轮坐镇老特拉福德4:0大胜切尔西之后就连续陷入低迷,截止到目前曼彻斯特联在10轮英超联赛中仅仅打入13粒进球,进攻火力在整个英超联赛仅仅只能排到第11名。同时,他们在防守端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截止到目前曼联在英超联赛中一共丢掉10个球,丢球数也排到了整个英超联赛的第5名。
切尔西的年轻风暴已经取得了初步阶段成功
相比较而言,首轮0:4惨败的蓝军切尔西却在兰帕德治下刮起了一阵青春风暴,受到转会禁令影响的他们在本赛季夏窗没有办法做出任何的人员补强,因此他们只能依靠兰帕德在己方青训队伍或者外租球员中提拔球员补强阵容厚度。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兰帕德一番操作居然让赛季初人员看起来有些捉襟见肘的蓝军迅速走出“困境”,截止到目前他们在已经进行的10轮英超联赛中取得6胜2平2负积20分的不错战绩排名联赛第4位。要知道,切尔西如今的战绩可是建立在开局前四轮仅取一胜之上,由此可见他们的寻找错误以及自我调节能力非常值得肯定。
复盘:
一、双方阵容轮换幅度较大,比赛质量有所下降
切尔西近两场首发阵容对比
兰帕德治下的切尔西以及索尔斯科亚治下的曼联非常注重对于年轻球员在场上潜能的发掘,本场比赛他们和客队曼联都做出了巨大的人员轮换。切尔西方相较于上轮客场面对伯恩利的首发阵容做出了六处人员轮换(20号奥多伊、23号巴舒亚伊、24号詹姆斯、47号比利·吉尔莫、44号盖希、13号卡巴列罗),曼联相较于上一轮客场面对诺维奇做出了五处人员轮换(53号布兰登·威廉姆斯、14号林加德、29号万比萨卡、16号罗霍、22号罗梅罗)。
曼联近两场首发阵容对比
两队较大的阵容轮换幅度必然导致比赛的质量相较于英超联赛有所下降,这也必然会导致比赛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进错出机会,双方能否把握住攻防瞬间所暴露的漏洞从而发动二次进攻将会成为决定比赛结果的分水岭。
二、切尔西、曼联更注重边路进攻,蓝军343阵型防守略显劣势
切尔西343阵型图解
本场比赛对阵双方在英格兰足坛都是特别强调边路进攻的球队,切尔西使用的343阵型不仅依赖于左右两边锋奥多伊以及普利西奇的个人发挥,更对于两名边前卫阿隆索以及詹姆斯的上下能力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总体来讲,切尔西所派出的343阵型在防守过程中的回防力度略显不足,一旦处于边前卫位置的阿隆索以及詹姆斯没有办法在由攻转守过程中及时回防到边后卫位置,球队在防守状态下的541阵型便无法构成。
曼联433阵型图解
相较于切尔西的343阵型,曼联的433阵型在保持进攻火力的同时也保证了后防线的横向覆盖面积。从比赛过程来看,索尔斯科亚并不会命令两位边后卫16号罗霍以及29号万比萨卡在进攻中过度前压,他们的进攻更加依赖于中前场6人组协助以边卫在靠近中线的区域进行局部范围内的边路渗透尝试。同时,本场比赛曼联的进攻思路更加侧重于切断切尔西边前卫以及边锋之间的联系,以达到逼迫对方进行无谓横传的目的。
同时,曼联本场比赛在中轴线上的人员配置可谓是主力倾出,无论是处于中卫位置的林德洛夫以及马奎尔,又或者是处于中前场的麦克托米奈等人都是红魔在英超联赛中的绝对主力,他们的存在能够保证球队在比赛过程中攻防结合能力达到最大化,这对于蓝军切尔西的进攻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程度的考验。
三、曼联定位球把握能力上佳
在这样双方都没有使用全主力阵容的比赛中,两支球队想要打出熟悉的进攻配合必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进攻中对于定位球的把握就成为了打破比赛僵局的有利法宝。本场比赛曼彻斯特联来到客场没有办法在开局阶段掌握更多的控球率,他们于是将更多的思路放在了前场的定位球制造之中,无论是角球还是大禁区外的任意球,本场比赛的红魔都做出了针对性的战术安排。
曼联定位球进攻颇具变化感
在此次角球进攻中,曼联21号丹尼尔·詹姆斯在右侧开出的角球体现了红魔定位球进攻中独到的一面:考虑到本赛季红魔阵中并没有类似于上赛季卢卡库之类的高点中锋,真正能够在角球进攻中起到有效争顶作用的仅仅只有来自中卫位置的马奎尔,故此这位来自威尔士的年轻小将没有采取传统的起高球找高点模式,而是采用低平球横扫的方式将皮球输送到对方中后场防守区域的交界处。此时曼联的39号麦克托米奈适时游弋至丹尼尔·詹姆斯传球线路并且顺势起右脚打门。
拉什福德的任意球破门固然精彩,但来源于前场的多次尝试
定位球进攻不仅帮助红魔曼联在上半场时屡次造险,更让他们在下半场与切尔西战成1:1之时获得了反超比分的机会,本场比赛红魔曼联所打入的第二粒进球便来自于一次前场定位球的成功利用。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拉什福德超远距离的电梯任意球直接破门更多彰显的是自己出色的个人能力,但我们不要忘记,拉什福德此一进球绝非他在本场比赛的第一次任意球射门尝试,正是前场频繁的任意球直接射门机会才让这位英格兰国脚最终找到了自己的脚感完成了一剑封喉。
四、曼联注重前场逼抢,切尔西三后卫体系后场出球需小心
蓝军343的首发阵型促使他们在中后场的处理球更多要依赖于中场球员的回撤协助,但总体来讲,蓝军的首发阵型在中后场的人员储备并不充盈,他们在比赛过程中应该更加追求将球权快速转移到6~7人组成的中前场进攻组合中。首发阵型为433的红魔曼联在开场阶段更加注重于对于切尔西后场持球人的高压逼抢,他们希望能够在短瞬之间形成局部范围内的以多抢少以切断对方后场与中前场之间的联系。
切尔西后场处理球时间应该减少
切尔西左边前卫3号阿隆索持球时,处于前锋线位置的21丹尼尔·詹姆斯、处于后卫线位置的29号万比萨卡以及处于中场线位置的39号麦克托米奈呈“三角包夹”对于对方有可能拿球的两名球员形成包夹逼抢。最终阿隆索在巨大的拿球压力之下被迫将皮球横传给处于平行位置的17号科瓦西奇,曼联的麦克托米奈在此瞬息之间抢先一捅将皮球断去成功助攻詹姆斯发动了一次二次进攻(詹姆斯凭借着此次拿球顺利进入禁区创造了一粒点球)。
五、切尔西进攻强调“边路纠缠、突然起速、中路终结”
尽管切尔西最终在斯坦福桥输球,但这并不能代表他们在本场比赛的进攻端就没有亮眼的发挥。兰帕德的球队在本场比赛尽管以半主力阵容出战,但在局部范围内的配合依旧彰显了神灯对于球队进攻打法的成功构造。他们在比赛过程中的进攻配合更倾向于沿边路展开,且具有的一大特点是在边路的进攻并不强调于速度,而是希望以较为缓慢且稳定的配合吸引对方多人防守从而为中路的包抄队友创造更大的前插空间。待到周遭上压防守球员增多,蓝军切尔西在边路就会突然加速搅乱对方防守布局,以图能够与中路的包抄队友形成传跑连线。
切尔西进攻强调突然起速以及边路拉扯
在切尔西此次的进攻中,23号巴舒亚伊在前场利用不错的身体对抗能力在三人围抢之下护住球权,并且成功将皮球分到了处于左边路高速插上的左边前卫阿隆索。此时曼彻斯特联在后场的7人防守体系中有多达5人拉往边路对于切尔西的两人边路进攻体系展开限制,而在中路仅有16号罗霍以及53号布兰登·威廉姆斯两人坐镇。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切尔西此次进攻中在中路乃至于异侧共有4名球员进行前插,阿隆索最终的传中也成功绕过了对方前点多人的防守找到了中路的普利西奇以及奥多伊。
写在最后
从长远角度来看,本场比赛考虑到双方都没有派出全主力阵容,故此在场上能够体现的技战术竞技并不多,但我们依旧可以从中看出两支球队在本赛季在战术层面所发生的变化。蓝军切尔西在球队曾经的传奇中场兰帕德带领下继续坚持着细腻的传控战术,他们更倾向于利用中前场整体性的传导配合在小范围区域突破对方防守。而如今的曼彻斯特联在进攻打法上则显得更加直接,当球队的中场核心博格巴在时,他们更多要依赖于这位法国国脚在盘带摆脱之后的威胁球输送尝试;同时,定位球也已然成为了本赛季曼联在进攻不力情况下的另外一大突破口。
普利西奇状态火热,有望成为蓝军“下一个阿扎尔”
从蓝军角度来看,他们在联赛杯中尽管遭到淘汰,但小编认为如今的切尔西应该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联赛征程中,他们的全新教练团队以及全新阵容体系应该尽快找到阿扎尔离队之后的替代者,不过就蓝军在上轮的表现来看,美国国脚普利西奇假以时日应该能够起到进攻核心的作用;反观红魔曼联,本场比赛的胜利并不能掩盖他们本赛季进攻乏力的事实,在此前两个赛季球队的主力前锋卢卡库离队的今天,拉什福德、马夏尔等球员能否扛起锋线大旗还是一个未知数。
曼联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并无强敌,有充足时间用于演练战术
稍显幸运的是,红魔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欧联杯以及英超征程中并没有太过于强大的对手,直到今年年底他们才会迎来下一个联赛排名前5的对手(12月8日客场挑战曼城)。故此,曼联在1-2个月的时间可以充分调整锋线搭配以及进攻战术,以达到加强进攻火力的目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07514.html